5月11日,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在广州落下帷幕。 中国队在:
男子4×400米接力
混合4×400米接力
女子4×100米接力
男子4×100米接力
4个项目获得东京世锦赛参赛资格
本届世界田联接力赛是该项赛事创办11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吸引了43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选手同场竞技,争取东京世锦赛入场券。本届赛事共设6项接力比赛,均为洛杉矶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在当晚进行的决赛中,中国队继续为大家带来惊喜,由梁宝棠、莫家蝶、张起宁、刘英兰组成的中国混合4×400米接力队,在小组赛跑出3分13秒39的成绩打破全国纪录,并收获世锦赛门票,这也是中国队第一次获得该项目世锦赛参赛资格。赛后,广东名将莫家蝶表示:
“非常感谢现场的热烈氛围,给了我们力量。虽然入场的时候有点紧张中夹杂着兴奋,但我们想着一定要好好把状态发挥出来。赛后听到大家的分段成绩,我觉得能在这个队伍里面很荣幸。”
另外一位广东选手梁宝棠同样十分感慨:
“我从小在广州长大,在家门口的世界大赛能代表中国队比赛,在这么多父老乡亲面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我内心真的很激动。”
而在女子4×100米接力小组赛中,中国队派出陈妤颉、李玉婷、朱俊颖、葛曼棋。最终中国队率先撞线,跑出43秒03的赛季最好成绩。比赛中,年仅16岁的陈妤颉展示了自己出色的状态,从第7道起跑的她就稳稳把握节奏,并在后段完成提速取得领先,为中国队以头名冲线奠定基础。之后中国队各棒次顺利交接,最终第一个冲过终点, 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拿下东京田径世锦赛的门票。
赛后,今年才转任第一棒的陈妤颉坦言:
“今年才从其他棒次转到第一棒来,自己还是在不断的尝试中去摸索和提升。”
而在十五运的赛场天河体育中心比完赛之后,陈妤颉也表示自己对于全运会十分期待,希望能在参赛之余在大湾区好好玩一圈。
值得一提是,陈妤颉被外界认为是中国田径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自2024年跳级参加成人组比赛以来,她连续在60米、100米、200米等项目上都取得优异成绩。去年她曾在女子100米项目上跑出13秒31的成绩,尽管距离世锦赛的女子100米单项的达标线还有一段距离,但对于仅有16岁的她而言,时间还有很多。
图为陈妤颉参加世界田联钻石联赛厦门站
而担任第二棒的李玉婷则表示:
“自己很少担任第二棒次,这次是第一次和陈妤颉在前两棒配合,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同时,她觉得广州的比赛氛围非常好,观众的热情助威给予她们很大的鼓励。
其他项目方面,男子4×100米小组赛,施君豪、曾克理、王胜杰、何锦櫶组成的全新阵容跑出38秒03的赛季最好成绩赢得小组头名。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项目,也在广州迎来项目首秀,由黄淑萍、孔玲瑶、陈锦丰、陈冠锋组成的中国队预赛跑出41秒30,小组排名第3,总排名第8晋级决赛。决赛中,中国队跑出41秒56收获第七名。
男子4×400米接力队派出包承哲、于德祥、郑弛宇、李懿卿跑出3分06秒33的成绩收获第8名。女子4×400米接力队以0.37秒的差距未能挤入小组前三, 遗憾未能通过本次比赛取得世锦赛门票。中国姑娘们将在后续系列比赛中,继续向世锦赛资格发起冲击。
除了中国队的表现之外,西班牙女队在广州也取得了好成绩,她们在女子4X100米接力以及女子4X400米,分获冠军和亚军,而在巴黎奥运会上,西班牙队在这两个项目上均未获奖牌。
而作为传统田径强队,美国队并没有派出全部主力参赛,但仍在混合4X400米接力的决赛中以以3分09秒54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在男子4x100米接力中,他们以37秒66位列第二;在女子4x400米接力中,美国队以3分24秒72收获银牌。
精彩的赛事,离不开主办方的鼎力支持,广州这次办赛得到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选手们的点赞,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接受我台采访时,也对广州给予高度评价:
“ 广州在本届赛事的承办工作十分出色。我对此也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广州是一座真正理解体育及其重要性的城市。广州组委会的工作可圈可点,广州领导层也深刻领会体育的价值和内涵。我们真的非常开心能够来到广州。广州的体育氛围很棒!尽管天公不作美,但现场观众的上座率很高,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当然,他们都在为中国队欢呼呐喊,对于中国田径来说是十分成功的一天。”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孙远富在接受采访时,对本次广州世界田联接力赛的各项办赛组织工作点赞。他表示,本次接力赛筹办期间,在世界田联的指导下,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本地组委会在场馆设施、竞赛组织、运动队服务、媒体宣传等各方面精心安排,展示了极高的办赛水平,各项工作都彰显了“中国品质”和“广州效率”,给与会各方宾客和参赛队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广州的田径氛围浓厚,观众观赛热情高,中国田径队发挥出色,迎来多项突破。
此次比赛,中国队在多个项目中均以全新阵容应战,通过和世界高水平选手的同台竞技,队伍得到了充分的磨合和锤炼。年轻小将勇挑重担,取得一系列突破,得以在中国田径史上,合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九月,我们东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