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一个科幻电影的情节——清晨醒来,在家中的智能种植舱里,采摘下新鲜的生菜、番茄等果蔬,摆放到餐桌上……在成都,一款“植物公寓”智能种植舱,正在让这样的科幻场景变为实景走进千家万户。
5月12日,“小锦探新”带着镜头走进四川宗棠科技有限公司,一线探访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种植舱,是如何将让理想生活场景变成可触可感的现实?
无土栽培的“植物公寓”
实现智能化“一键种植”
走进植物公寓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长势喜人的智能种植舱,里面种满了各式果蔬。“这个是甜菜,这个是芹菜,这个是薄荷,这个品种比较特别,叫黑番茄。”植物公寓联合创始人兼CMO骆丹指着舱内的植物介绍道。
这台高1.5米的智能种植舱由种植区、灯柱区和水箱三个核心组件构成,为植物生长提供模拟太阳光的光照、水分和养分供给。这个智能种植舱占地仅0.25平方米,却可容纳30株不同植物同步生长。
骆丹介绍说:“种植区由3根ABS管组成,每根管上排列着10个种植孔,一共30个孔位,这种立体化种植能确保每株植物都有独立的生长空间,就像住在‘公寓’里,‘每个房间’互不干扰。”
灯柱区则配备了全光谱的LED植物生长灯,通过熊猫控制面板设置光照时间、光照长度、光线强弱,来自动模拟太阳光谱,确保植物在无自然光照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充沛的光照,实现健康生长。位于底部的水箱,通过水肥自动循环系统,不需要人工浇水,就可以为整个系统提供必须的水分和营养支持。
使用智能种植舱,种植过程会变得非常简单。植物公寓提供配套的种子舱和营养液,种子舱内包含种子和生物炭泥种植基质。
“我们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每一个生物炭泥盒子里,都是一个种子的‘家’,只要把它放进智能种植舱,我们的机器就可以实现智能化操作。只需要设定好光照参数,种植舱就可以自动进行浇灌、照射,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骆丹介绍道。
很多人都梦想在家里拥有菜园或花园,而智能种植舱则解决了家庭种植难题,让用户轻松享受收获乐趣。
“目前,全球针对家庭种植做这样立体式无土栽培种植零售产品的,我们是第二家。”骆丹介绍,与传统园艺相比,这种水培立体技术让年产量提升超过20倍:“此外,无土栽培大大减少了病虫害,加上我们的营养液不含任何激素,产出蔬菜经过检测都是零农残的,可媲美有机蔬菜。”
产品远销海外
用AI技术实现智能种植“零干预”
为解决种植时遇到的作物生长不如预期或虫害等问题,团队参考国外无土栽培技术,从原型机设计开始,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和验证,开发出成熟的智能种植系统。“我们通过反复实测验证,用3D打印技术迭代了十几个版本,才最终确定这个立体结构。”骆丹介绍道,“成都完善的产业链为我们提供了有力支撑,整机在蜂鸟智造完成了中试验证。”
在市场化验证阶段,团队创新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策略。“我们目前的销售数据接近200台,与家居、生活方式、美食、种植园艺类博主合作开展多场景应用测试,通过分销带货,实现销售转化。”骆丹表示,目前除了国内市场,该产品还销往了越南、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公寓的智能种植舱还走进了校园场景之中。“传统的土培方式操作相对复杂,而且实际产出很少,现在使用我们的智能种植舱,孩子们可以轻松完成种植过程,既干净又简单。这种水培种植方式也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好的创新自然科普教育。”骆丹介绍道。
根据第一批用户的使用反馈,植物公寓团队计划在产品外形美观度和智能化方面进行升级。下一步,智能种植舱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
“加入AI技术后,智能种植舱不仅能智能识别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实现自动调节,还能通过大数据识别、判断病虫害,自动提醒到用户进行处理,真正做到‘零干预’智能种植。”据骆丹透露,植物公寓计划在今年内推出一款专注于桌面场景的植物宠物机器人,“我们第二款产品将是一款适合放置在桌面上的智能花器,在设计上会更加轻量化。”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摄影 唐建军 视频 黄雪松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