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人民检察院“益路新行”办案团队是一支立足公益检察履职守护绿水青山的办案团队。团队现共7人,其中员额检察官3名,检察官助理2名,书记员2名。
近年来,团队坚持办好“小案件”守护“大民生”,聚焦生活垃圾分类、饮用水源地保护、燃气安全和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整治等问题,部署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等各专项监督,助力提升岩城居民美好生活质量。
办理的督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行政(民事)公益诉讼系列案被评为全国“2023年度检察公益诉讼精品案例”、被高检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转发交流,同时入选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第十五批典型案例;林某某非法占用农用地一案入选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第十二批典型案例。
找准切入点 守护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千家万户。
团队聚焦居民小区消防安全,部署开展居民小区消防安全监管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深入走访调查中心城区七街五镇主要居民小区地下车库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充电桩等电力设施缺乏有效监管及违规堆放可燃杂物等问题,夯实公益诉讼线索。
融合运用诉前检察建议+圆桌会议机制,推动消防、应急、城管等部门部署开展全区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居民住宅及沿街商铺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推动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场所498处,充电桩10552个;全面落实小区占用消防通道停放车辆、楼道及地下车库堆放杂物等日常巡查检查,排查物业小区49个,消除安全隐患19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4879处,开展大约谈20家次。
该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
紧扣关键点 守护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关系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团队持续深化“紫金花”之“河道检察官+”流域专项生态修复治理活动,依托该院驻区河长办公室作用,建立信息共享、常态协作机制,发现涉河领域公益诉讼线索,通过深入片区实地查看,摸排河道排污管网,及时锁定涉案企业。
持续走访协调,积极促成行政主管部门、属地镇街、工业园区管委会、企业代表及时就违法排污整治开展磋商,督促企业完成二车间有效容积430余立方米沉淀池的设计、施工、验收工作,确保厂区排水沟雨水汇集入池进行沉淀处理后,实现沉淀矿渣回收、清水循环利用。
生态修复前
生态修复后
创新生态环境损害替代性修复方式,探索开展“碳汇池”司法固碳行动,在某矿业公司非法采矿案中督促缴纳生态修复赔偿金718万元、投入3300余万进行生态修复。
抓住着力点 守护民生福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安全质量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团队部署开展农贸市场食品安全专项公益诉讼监督,明确以食用农产品检验设备、抽样检验、快速检测及食品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落实作为监督重点,督促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牵头属地镇街对全区41家农贸市场开展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建立“监督检查-快速筛查-靶向抽样-法定检验-立案查处”的日常监督执法模式,开展蔬菜快速检测1120批次,畜禽肉批39批次,面批28批次;开展抽检120批次,立案查处抽检不合格食用农产品6起。
针对城区随处可见的散装山泉水水质安全保障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新罗区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13个水源地按照饮用水检测标准开展水质监测,水质检测结果及时在新罗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并送达各取水点,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民有呼,检有应。“检护民生”没有终点,公益诉讼检察人始终在路上,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就是公益诉讼检察人昂扬斗志、满怀热忱的动力来源,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身后一行行的脚印默默守护的是万家灯火,烟火人间。
供稿:第五检察部
责编:林书晨、陈雯
审核:阙机兴
监制:谢龙生
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
扫描关注 · 新罗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