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婚姻始终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它不单单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社会关系,也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幸福底色。

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写道:

只考虑金钱的婚姻是荒谬的,不考虑金钱的婚姻是愚蠢的。

短短一句话,却道破了婚姻的复杂性。

可遗憾的是,坠入热恋中的情侣中,很容易被爱情的甜蜜冲昏头脑,与所谓的“理性”背道而驰。

正如萨尔丹说的那样:

爱是戴着眼镜看东西,会把黄铜看成金子、贫穷看成富有、眼睛里的斑点看成珍珠。

所以,爱情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可作为过来人的父母,一定要擦亮眼睛,替自己的孩子把好“婚姻关”。

尤其是要提醒儿女,结婚前,记得问自己以下4个问题,或许能帮他们避开许多不必要的“弯路”。



01.你对婚姻的期待是什么?

在婚姻中,适当的期待会为我们指明方向,但过度理想化,一定会让我陷入残酷现实的沼泽地。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论”认为:

完整的爱情,需要激情、亲密与承诺的平衡。

但许多人在步入婚姻时,却混淆了“期待”与“幻想”,把婚姻当做自我梦境的反射。

比如,有的人抱着《格林童话》渴望婚姻成为浪漫偶像剧的延续。

也有的人则将伴侣视为人生的“拯救者”。

当然,也有人试图通过婚姻,来实现阶级的跃迁,让自己少奋斗20年。

可实际上呢,这些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当我们抱着功利的目的去期待婚姻的模样时,婚姻也会用一记重拳,轰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甚至会携裹着自己的“私欲”,迈入精神的逼仄,就连另一半,也会受到深远的影响。

其实,每个人对婚姻的期待与理解都不同。

就像有人渴望相濡以沫的陪伴,有人却追求事业上的共同成长一样。

有区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对方无法表现出我们想要的样子时,我们无法接纳和包容。

那么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产生矛盾。

毕竟,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而“想要”改变一个人,不但难上加难,还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让婚姻状态变得更为复杂。



02.你的需求是什么?

婚姻不单单是爱意的融合,更是“需求”的交换。

比如,你看到一个人时,他能给你一种踏实、稳重、值得依靠的感觉。

而这种感受,就是自我需求的一部分。

在婚姻中,双方的需求必须互补且平衡,如果一方只注重物质保障,另一方却渴望精神共鸣,那么出现矛盾在所难免。

反之,若能达到各个方面的契合,哪怕不是百分百,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就像杨绛先生与钱钟书的婚姻,就把“精神共鸣”的高层次需求,以及让彼此具备安全感的基础需求,体现的淋漓尽致。

平常生活中,他们不但经常进行一些学术探讨,而且还会时不时表达爱意。

就像钱钟书曾经坦言: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结婚,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

这种爱意的表达与流露,让不少人都称他们是神仙眷侣,也让两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被婚姻的甜蜜所滋养。

所以,对于结婚前的人来说,可以用需求清单梳理自己的核心诉求。

比如,是否需要对方分担家务,是否接受异地生活。

此外,还要思考自己能为对方提供什么,对方能为自己带来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婚姻是双向的“供需关系”,而非自我感动的一场单方面付出。



03.你想怎样生活?

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和家庭中,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也千差万别。

这也是老一辈人,常常把“门当户对”这几个字挂在嘴边的根本原因。

就像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许多贫富差距明显的夫妻,最后都以情感破裂,走到婚姻的终点。

之所以如此,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思维,都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比如,有的人从小生活很苦,那么他骨子里就可能有省吃俭用的特质。

若是遇到了一个花钱大手大脚的另一半,热恋时被掩盖的问题,就会在柴米油盐的消磨中,一天天被放大。

到那时,原本能忍受的毛病,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冲击下,慢慢碎成一片一片的玻璃渣。

所以,结婚前,可以通过对方的成长环境,以及日常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来判断对方能否跟自己的价值观相契合。

并且可以提前沟通这类问题,看对方是否能改变,从而避免把婚姻当成一场人生的冒险。



04.你会怎样处理冲突?

很多人觉得,在婚姻里只要吵架,产生分歧,就一定是坏事。

可事实上,争吵、闹矛盾都属于正常融合的一部分,怕就怕的是两个人在处理分歧、解决矛盾的思维和方式上,差别太大。

就像有的小两口吵架,妻子推崇不能带着情绪过夜,可丈夫呢却不为所动,甚至拒绝沟通和交流。

时间一长,妻子的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不断堆砌,终有一天,就会因为生活的一点小事而彻底爆发。

到最后,小问题变成大矛盾,甚至形成沉疴顽疾,阻碍婚姻的正向运转,不得不以分开的方式去结束。

所以,结婚前对于解决冲突的方式,就可以进行一种系统化的沟通。

比如,约定争吵时不翻旧账、不让坏情绪过夜、用健康的沟通来表达感受等等。

而当我们把这些都说在明面上,便于对方了解我们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观察对方的机会。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其实,婚姻,永远不是一劳永逸的避风港,而是需要持续经营的花园。

婚姻多问问自己这四个问题,不是说权衡利弊、计算得失,而是为了更清醒、理性的拥抱爱情。

正如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所说:

爱是一场冒险,但盲目的冒险只会带来毁灭。

尤其是要步入婚姻,更不能糊里糊涂的去豪赌,毕竟它试错的成本太高,远不是再选一次那么简单。

最后也希望每一个年轻人,在结婚前,多和伴侣讨论这些问题。

因为只有让爱情在理性的土壤中生长,才能收获更稳固的幸福。

大家说,对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