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个人碳减排行为量化和价值化,无疑是一次有益尝试”
2023年6月,武汉碳普惠综合服务平台——“武碳江湖”小程序上线,相当于给每位武汉市民开了一个“碳账户”,迄今已有超150万人使用。武汉市民只要践行乘公交、骑行等11种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就可积累碳减排量,从而兑换打车券、购物券等。
据《湖北日报》报道,今年3月1日起,“武碳江湖”和民生银行武汉分行联手,兑换福利直接升级。碳减排量能直接用来抵扣银行贷款利息,活动持续到今年12月31日。近日,武汉市民魏英成了第一个受益者,她用平时攒的4.5万克碳减排量,成功抵扣了当月90元贷款利息。
现如今,节能减排依然是城市治理的痛点。传统的环保倡导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部分民众在环保行动上缺乏持续动力。而武汉此次将个人碳减排行为量化和价值化,无疑是一次有益尝试。
按照标准,1000克减排量可兑换2元利息红包,虽然钱不多,但意义深远。此举不仅能帮助市民节省开支,还能激发大家低碳出行的热情,促使“绿色生活”从概念转变为生活理念及日常习惯。付出“举手之劳”就能获得实惠,这个“羊毛”值得薅。
通过小程序,人们可以直观看到积累的碳减排量,还可以凭此兑换各种福利,亲身享受减排成果;各绿色产业及商家也可入驻,提升城市生态竞争力的同时,促进消费增长。如此,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当然,政策需进一步优化完善。比如,碳减排量兑换的奖品类型相对有限,应思考如何提高抵扣额度、扩大合作银行范围、降低参与门槛等,让更多市民享受福利。以及,物质激励具有局限性,应思考如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深层次培养市民环保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碳减排行动。
整体看,碳普惠体系也处于探索阶段,制度体系尚不健全,技术规范、平台功能和应用场景不够成熟,缺乏系统的价值量化机制和市场转化路径。未来还需进一步升级,从“方不方便”“有没有用”两方面,让低碳更加触手可及。
其他地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释放巨大绿色价值。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编辑:任思凝
二审:陈若松
三审:王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