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结婚的时候,我们发誓,不管生老病死,都不离不弃。
可是后来呢?多少夫妻,走散了。
办理离婚的那一天,有人怒目圆瞪,有人头也不回,有人冷笑一声,有人转身就投入他人的怀抱。
再多的誓言,也抵不过人的本性。爱恨情仇,皆有其用意,不是空穴来风的。
战国时的哲学家庄子,用一句话揭露了夫妻聚散的根本: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恶之则散。
夫妻在一起,是有条件的,分开也是,条件的改变,就是聚散的过程。
01
爱之则亲。
《警世通言》中,写了庄子的一次遭遇。
庄子外出,路过一片坟地。
一座新坟旁边,有一个妇人,使劲用扇子,对着坟土扇风。
庄子问:“你这是干什么?”
妇人说:“坟墓里,是我前夫。我和他约定过,只有等坟土干透了,才能够改嫁。如今,我想要改嫁了.......”
庄子感慨:“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在封建时代,一个弱女子,真的需要人来爱。爱,意味着生活有着落,有人保护,不孤单。
当女子的丈夫过世之后,要急着改嫁,这似乎要被社会谴责。但是站在女人的角度,有什么不对呢?
因为爱,和一个人亲密地过了很多年。因为爱没有了,就去寻找另一份爱;就慢慢遗忘。
爱的得到,失去,就是夫妻相聚,散去的过程。
02
利之则至。
有两条鱼,在小池塘里自由自在生活。
忽然,池塘干涸了。两条鱼就紧密依偎,彼此吐泡沫,让对方身体湿润,避免被晒干。
终于,他们撑不住了,各自跳入不同的小河。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不要谴责两条鱼不爱,毕竟他们需要保命的根本:水。
在彼此可以给对方水的时候,就在一起;隔不了,就散了。
也就是说,利益已经用尽了,也再也无法获取新的利益,夫妻就会走散。
我们看一些相亲节目,就一定会听到这样的话:希望找一个,有房子车子的人,月收入五千以上,父母有退休金......条条都冲着利益来的。
当然,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穷人,他们相爱了,然后一起奋斗,去获取利益,房子车子都有了。
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如果找了一个条件好的人,就会得到对方家庭的帮助,从而迅速崛起。
哪有夫妻,可以完全抛开利益,还谈情说爱呢?
起码要有面包,一座小屋吧。在风雨里里,饿得咕咕叫,可能说“我爱你”的心思都没有。
夫妻在一起,彼此都没有利益了,而另外的人可以给予经济利益,或者情绪价值,往往是变心的开始。
03
誉之则劝。
古时候,有一个叫列子的男人,才高八斗,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
他在大街上,路人都对他尊敬。
可是他回到家,丝毫不会摆架子,主动帮助妻子烧火做饭,对妻子的厨艺,也是赞不绝口。
例子的做法,让妻子很感动。例子在做决定的时候,妻子也是鼎力支持。
庄子知道他们的故事后,说:“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一个人总是在对方面前,低一头,这样的话,夫妻就终身不渝了。
是的,我们不要低估了赞美的力量。
很多夫妻,在恋爱阶段,彼此赞美,欣赏,因此如胶似漆。
后来,妻子是黄脸婆,丈夫是老头子,彼此如邻居,爱搭不理。这就把感情疏离了。
赞美的话,很是虚伪,但也是夫妻都需要的。赞美的时候,会发现对方的优点,会感激对方的付出。反之,就是对方付出什么,都视而不见。
比方说,妻子买了新裙子,丈夫一开口,就指责乱花钱;说太招摇了。引发了妻子的不满,吵架就开始了。
一次次贬损对方,这日子是没有办法过下去的。
04
恶之则散。
作家冯梦龙写了《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故事。
有一天,庄子回到家,对妻子说:“如果我死了,貌美如花的你,会改嫁吗?”
妻子田氏回答:“那见好人家妇女吃两家茶,睡两家床?”
庄生又说:“难说!难说!”
这下,妻子就生气了,说:“你如今又不死,直恁枉杀了人。”
过了几天,庄子就装死。妻子信以为真,就安排落葬。
当妻子发现庄子的伪装后,气急败坏,夫妻缘分,到此结束。
从喜欢到厌恶,也许没有经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彼此的内心都难受了,或者是一方对另一方失望了。
多少夫妻,在结婚之后,暴露了本性:贪婪,邋遢,懒惰,恶语不断......不孝顺。
内心滋生了厌恶之后,就再也没有办法一起过日子了。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凑合的缘分,不久。
05
但凡可以一辈子在一起的夫妻,有一个特性:关爱、赞美、得利、心灵,都从一而终。
夫妻过日子,是感情和钱财混合在一起,也是两颗心,慢慢融合,变成一颗心的过程。
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但凡可以促进婚姻成功的因素,也能让婚姻失败。最好是,夫妻一起努力,一直处于促进成功的路上。就算风雨来了,还要坚持,静待风停雨住。
真的不要认为,夫妻走散了,都是对方的责任,要看看自己,曾经给了对方什么,后来还在给吗?
聚聚散散,都要规律可循,别懂得太晚。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