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黎巴嫩真主党遭系统性“斩首”,到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倒台,中东局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很长时间里,作为地区大国的伊朗,却一直对美国抱有幻想,试图在中东的博弈中,通过对西方“妥协”换取喘息空间,用技术性让步重塑外部生存环境。毫无疑问,就在最近,伊朗又一次在“寄予厚望的谈判”里,被美国耍了。
根据CNN的消息,伊朗官员在接受采访时抱怨美国,在伊核问题的谈判上“不真诚”,故意拖延对话进程,几次对话中甚至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并指责美国在对话一开始,就“设下陷阱”。
我翻了一下双方的表态,核心的矛盾还是铀浓缩权利与解除制裁的问题。美国立场强硬,要求伊朗彻底拆除纳坦兹、福尔多等铀浓缩设施,并停止一切核活动,否则拒绝解除制裁。而伊朗寸步不让:坚称和平利用核能是“不可谈判的底线”,并指责美国在谈判中“玩弄政治游戏”,如推迟第四轮谈判、仅给出“笼统回答”等。说白了,就是美国借谈判施压伊朗单方面让步,而伊朗在内外交困下已无妥协空间。
点明一点,美国为什么想拖时间?因为伊朗现在面临不攻自破的问题,系统性危机随时可能集中爆发。可能有些人不了解,我们简单说一下。因为长期制裁叠加腐败与管理不善,伊朗货币里亚尔贬值至历史低点,1美元大概换51万里亚尔,通胀率常年超20%,失业率攀升至12.4%。即便石油出口回升,寡头垄断和利益集团瓜分资源,民众也不会获实惠,社会矛盾持续积攒。而物价飞涨、失业激增引发多次示威,民众矛头从经济政策转向宗教压制与体制合法性,甚至出现“推翻体制”呼声。更要命的是,政治党派之间内耗,世俗派亲美、宗教系、保守派相互内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虽呼吁团结,但既得利益集团阻挠改革,经济政策沦为政治博弈筹码。
所以,美国现在想的,就是耗着。通过持续施加外部压力,持续性放大内部矛盾,等待从内而外的危机爆发,美以隔岸观火。
坦率的说,伊朗清醒过来的时间太迟,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为示好美国,伊朗曾削减对叙利亚、也门等盟友的支援,试图缓和地区对抗。然而,让步未换得制裁松绑,反而削弱了其在中东的“什叶派阵营”影响力。
与此同时,美方借谈判拖延消耗伊朗耐心,同时联合以色列、海湾国家加大对伊围堵。伊朗若重启核活动,可能招致更严厉制裁甚至军事打击;若继续妥协,则国内民怨将进一步激化。如今的伊朗,如同困兽。既无法通过谈判打破经济枷锁,又难以重拾地区主导权。这场“迟到的清醒”,或许正预示着中东格局的又一次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