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同样是4:3,巴萨赢皇马,和国米赢巴萨,有什么不同?
表面的不同很明显,一场,巴萨是赢家,一场,巴萨是输家。再就是,一场打了加时,是120分钟,一场是常规时间,90分钟。如果想继续找不同,还能找出一大堆。
但深层次的不同,只有一个——国米4:3赢巴萨,是双方拼出来的比分;但巴萨4:3赢皇马,是玩出来的比分。
这种感觉太强烈了。巴萨真的是在玩,他们太从容了。如果不是拉菲尼亚浪费机会,如果不是库尔图瓦贡献神扑,比分会是4:3?
很多人都在拿战术说事,拜托,你不可能比安切洛蒂更理解战术的应用,你也不可能比安切洛蒂更了解贝林厄姆姆巴佩小熊们的身体,心理,情绪状态,所以,凡事赛后指点江山,给安胖当老师告诉他该如何如何,不该如何如何的行为,都是足球领域的何不食肉糜。
也别拿克罗斯这种节拍器的缺失说事,这都快一年了,还说这个啊?另外,皇马后防线缺兵少将,的确是事实。但问题是,安胖拿这套残阵,不也打到西甲第二,欧冠前八了吗?退一步说,皇马的残阵,比塞尔塔如何?塞尔塔都能在巴萨的主场和他们打成3:4啊。
所以,该如何解读本赛季国家德比的四连杀?其实,这是一道数学题——求,皇马球员不断扩大的心理阴影面积。
是时候复盘一下这4场比赛了。
第一场,西甲首回合,伯纳乌,0:4。其实这场比赛之前,皇马的心气是很高的,首先,姆巴佩的到来,让皇马有一种新型重兵器在手的感觉。别看弗里克当时成绩不错,但也许在皇马看来,你不就是一个刚来西甲的新生吗?我这个老班长,一定要教训教训你这个新兵不可。
所以,这场比赛,皇马从心态上,主打一个不服,非常冒进,而且,非常急躁,非常想证明自己。姆巴佩的8次越位,就是明证。
其实巴萨开局打得也不好,也有点畏惧。但后来比赛慢慢打开了,信心就来了。4:0,是皇马阴影面积的萌芽,那时候,他们也许意识到,弗里克这个西甲新人,不好啃。
第二场,西超杯决赛,5:2。这场比赛,皇马的不服情绪还在,尤其是经过了第一次的0:4,他们更想证明自己,所以,急躁情绪更严重。而两者一结合,又派生出一种新的负面情绪——恼羞成怒。
越踢,皇马越发现自己玩不过对方,所以,佩佩拉莫斯开始附体吕迪格,卡马文加。那场比赛,也让人依稀看到了穆里尼奥时期的皇马。
经过0:4和2:5的洗礼,皇马面对巴萨,真的已经打出了心理阴影。第三场,国王杯决赛,这是皇马本赛季国家德比打得最好的一次。有那么一点知耻后勇,有那么一点自居弱者,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直到,莫德里奇的那个严格来说不能算失误但绝对可以定性为托大的传球,葬送了皇马来之不易的逆势反弹。
最后一场,就是这场4:3。从比分来看,皇马是不是有一种虽败犹荣的感觉?但你看比赛就知道,正如前面所说,巴萨真的是在玩,如果他们真的想撕破皇马,机会是非常多的。而这场比赛,皇马经历了之前的三连杀,心气已经降到谷底了。最能体现皇马心理阴影面积已经填满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巴斯克斯的失误,一个是姆巴佩和塞瓦略斯的撞车,这两个失误,都造成了丢球。而两个失误背后体现出来的关键词,是慌乱。
现在,皇马面对巴萨,心态已经稳不住了,畏惧感已经非常强了。这场比赛,本该是皇马死拼巴萨尽可能追赶积分才对,但事实上,反而是巴萨,在前场抢得更凶。也许,不是皇马不想抢,是因为他们的心气真的跟不上了,他们畏手畏脚,害怕犯错被对方抓住,所以,整场比赛,皇马的球,是烫脚的。
我至今记得一个微不足道的画面。穆里尼奥时期,某场国家德比,开场不到一分钟,马塞洛就把一个没什么危险的球,暴力解围踢向观众席。他不是故意的,他是太紧张,压力太大,所以,球太烫脚。
这场比赛,皇马很多球员,像极了当时的马塞洛。
如何阻止阴影面积继续扩大?唯有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