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陕北一支花”的张梅,是林彪的第二任妻子。她16岁参加革命,18岁嫁给林彪,今年103岁了。

1919年,张梅出生在陕西榆林市米脂县桥河岔乡。她出生于一个山村之中,家境并不富裕,但也算不上困难。她的父亲曾考取过清朝的秀才,算是村中的知识分子,思想也并不保守,反而十分开明。

为了维持生计,张梅的父亲在村中开了一间私塾,专门教村中的孩子读书。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张梅自然也得到了良好的教育。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爱好学习的张梅逐渐接触到了许多先进的思想,并产生了想要投身革命的想法。

当我党的队伍来到陕西后,年仅16岁的张梅就毅然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之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女党员。因为长相清秀动人,张梅很快成为了女八路中极受欢迎的一位同志,还有着“陕西一枝花”的美称。



张梅,原名刘新民,她继承了米脂自古出美人的优秀传统,自小就长得十分秀丽。她尽管只有高小文化程度,但在当时的陕北农村,也算是文化人了,所以说她是美貌与智慧并村也毫不为过。

再加上她性格开朗,活泼可爱,这样的女孩,自然很早就很惹人注意并被追求了,但自视甚高的她,一直没有对谁动心。

林彪是在延安任“抗大”校长期间,结识了美女张梅的。当时林彪因病在医院养病,给他当护理员的就是张梅。同其他的将军相比,林彪尽管身材比较瘦小,但也是五官端正,他目光锐利,颇有神韵,双眉舒朗,凝重如堆,鼻直口方,堪称俊朗。

尤其是他虽才30岁,已经是阅历丰富,荣誉加身了。

林彪绝对是一位军事奇才,他自南昌起义时,20岁任连长开始,便一路飞升,21岁便由营长升到团长;23岁任红一军团第4军军长;25岁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6年6月开始,29岁的林彪即出任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长,并兼政治委员。
如此光环满身,并且还是处在单身状态的林彪,哪能不被人追求啊。



自古美女爱英雄,那时,18岁的张梅,本来也是个崇拜英雄和偶像的年龄,做为林彪的护理,接触多了,当然会生出爱慕之心;而林彪,自然也不会不对出类拔萃、亭亭玉立的少女动心的。所以,1937年夏天,两人恋爱并很快就结婚了。

原来,林彪在老家,由父母包办有过一段婚姻,但他自从离家参加革命,那段婚姻也就名存实亡。

1937年8月底,林彪告别了新婚燕尔的妻子张梅,去洛川参加会议。洛川会议结束后不久,他就带领部队前往山西抗日前线,并且指挥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打出了八路军的声威,林彪也随之名扬天下。

平型关大捷后的1938年3月,这时,林彪已率部到达吕梁山区和太岳山脉,和阎锡山的部队相距不远。

3月2日清晨,突然降了一场大雾。林彪不听警卫员的劝说,独自一人到住地村外去遛马。

平型关大捷后,一一五师从板垣师团丢弃的大量辎重中得到补充,发了“洋财”,团以上所有干部都得到了一件黄呢子军大衣,林彪也不例外。林彪还挑了一匹丰神健骨的骏马。这匹马是关外良种,名唤“千里雪”,周身没有一根杂毛,一眼望去,就像一道白色的闪电,发光耀眼。林彪有了这匹马,便慢慢养成了遛马的习惯。

这天,林彪一出村,便策马奔驰。“千里雪”飞踏腾空,闯村过店,清脆的马蹄声沿山区小道一路响起,不知不觉的,林彪已进入了阎锡山部队的防区。

阎锡山的部队紧邻一一五师。由于正和日本人打仗,他们在防区边缘布置了警戒线,放了流动哨。防区外的蹄声和马嘶引起了士兵的注意。带队的一个班长从浓雾中看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身穿黄呢大衣,骑着一匹洋种马,正朝这边飞驰而来。他认定这是日军军官无疑,下令开枪。

枪声过后,林彪和马仆倒在地上。子弹从他的前胸打入,洞穿了右肺叶。由于失血过多,林彪昏死过去。

闻讯赶来的警卫员赶紧把林彪抬回一一五师师部,进行急救。阎锡山听到消息,大为惊讶,亲自带着医官前来为林彪会诊。

经过紧张的抢救,出血是止住了,但是弹头还留在体内。战时医疗条件太差,开刀取弹头的危险性很大,弄不好会造成重大医疗事故,更何况林彪是大名鼎鼎的传奇式人物,谁也不敢动这个手术。

几天以后,林彪才清醒过来。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得知林彪负伤的消息后打来了慰问电。毛泽东还特地派有“医林圣手,军中名医”之称的傅连璋来为林彪治疗。

在傅连璋的精心治疗下,林彪的伤情得到控制,伤口也渐渐愈合了。但是,由于子弹擦伤了中枢神经,弹头残留体内,每逢天阴雨雪,伤口发炎,林彪还是疼痛难忍,在床上滚来滚去。后来林彪回到延安养病。那时的陕甘宁边区医疗条件有限,林彪的身每况愈下。中央决定马上送林彪到苏联治疗,同时致电苏共中央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使林彪康复。



1938年夏天,林彪赴苏联养伤。他乘汽车先出发到兰州,在那边等待张梅,陪伴他一起出国。由于苏联来接林彪的飞机已到甘肃兰州,林彪便先乘机赴苏。

当时张梅已身怀六甲,汽车一路颠簸到了兰州,还不足月的孩子小产。那孩子体质很差,活了不到两个月就夭折了。张梅含泪埋葬了早殇的孩子后,赴苏与林彪团聚。

到苏联以后,林彪住进疗养院。一开始他们之间的感情还好,但时间一长,家庭矛盾就逐渐暴露出来。

养病期间,林彪不许张梅与外界接触,更不许她参加各种活动,只让她在家里陪伴他。林彪性格内向,张梅则生性活泼,个性较强,她很难忍受林彪那种精神病人式的折磨。

有时苏方邀请他们夫妇出席宴会、舞会,林彪宁愿在家里孤坐,也不去赴会。而这类活动,张梅却很愿意参加,林彪则不高兴。林彪限制她的自由,反倒激发了她的逆反心理,彼此越来越产生隔阂,以至发展到唇枪舌剑的地步。

林彪的家庭矛盾越来越大,终于导致双方感情破裂,最后不得不在异国分手。

1942年春,林彪应党中央召唤,回到国内参加抗战,而张梅则留在苏联,一边打工维持生计,一边刻苦钻研医学知识。生活虽然艰苦,但也过得充实。

张梅和林彪在苏联育有一女,女儿叫林晓霖。林彪回国时,女儿才一岁。张梅和女儿相依为命,在苏联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而林彪回国后,马上就和第三任夫人叶群结了婚。



1946年,罗荣桓赴苏联治病。林彪写了一封信,托罗荣桓夫妇捎给仍在苏联的张梅。信中的内容大致是说他已经另外成家,并有了一子一女,劝张梅另行择偶。这一切都是张梅预料中的事。只是平静地接受了事实,继续着自己在苏联的学习生涯。

张梅后来于1948年秋天带着女儿林晓霖从苏联回国,进入沈阳医科大学学习。在这一时期,由于张梅忙于学习,女儿林晓霖还一度被送到林彪身边抚养。

后来,张梅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留在沈阳医科大学当了医生。

1956年,张梅经人介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