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仲麟】
印度空军发起规模空前的辛杜尔空袭行动后,结果令人瞠目结舌:6比0,当然6是巴基斯坦空军,而0是印度空军。
如果考虑到其中一个战果是无人机,实际的空战结果是5比0。不过这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巴基斯坦方面宣布的5个战果成色极高:三架阵风,一架苏30MKI,一架米格29UPG。苏霍伊与米格战机被打下来早就不是新闻,俄乌战场上双方早就有了近三位数的损失。但阵风就不同了,作为西方四代半战斗机的代表,这是不折不扣的先进装备,也是首次可以确认的损失。而这首次损失起步就是三架。
巴基斯坦宣布这些战果全都是由歼-10CE与霹雳15E打出来的后,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给西方国家造成极大震动。这是中国装备首次击落西方先进战机,并且自身毫无损失,宣告着中国战机与导弹在性能上对西方先进战机形成了优势,并且用实战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军事装备的“DeepSeek”时刻。
西方媒体毫不意外地对这一战果进行质疑,BBC主持人连线巴基斯坦国防部长时就咄咄逼人地要求拿出击落证据,并不断暗示想将本次空战与中国扯上关系从而质疑巴基斯坦的战果。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我都为国防部长感到憋屈:主持人咄咄逼人不断打断、对照片证据视而不见、单方面采信印度言论等。这些无不让人想到《让子弹飞》中的名场面:到底吃了一碗粉还是两碗粉。
BBC主持人对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的连线是西方媒体霸权的体现
也因此,巴基斯坦在5月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本次5.7空战的细节就不意外了。这次发布会不仅仅是展示并解说空战细节,更是要通过翔实的证据证明巴基斯坦空军取得的战果是毫无争议且无可辩驳的。
载入史册的空中会战
巴基斯坦三军代表都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但发布会的主角是空军发言人。通过空军发言人的解说,我们得以还原本次空中会战的全貌。
首先,根据时间线简单回顾一下这场空战:
0010印度空军开始起飞战机0012巴空军开始反应0023巴空军开始起飞战机0030印度空军起飞完毕,共60架飞机其中包括14架阵风。后续陆续起飞增援与辅助飞机,最终规模72架0037巴空军起飞完毕执行防空任务应对印度空中攻势,最终规模42架。
巴基斯坦空军发言人解说空战过程
随后,印度空军靠近国境线对巴基斯坦发射防区外武器,巴空军从对峙状态变为开火状态,对印度机群开始BVR(视距外)空战。而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在歼-10CE、霹雳15E与体系的配合下,打出了5:0的惊人战绩。
72架对42架,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大规模空战或者空中战役了,而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空中会战,其交战空域范围几乎覆盖了巴基斯坦全境与印度西部地区。单以双方参战机群规模来说,这也是21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空战了。而且相比其他空战,本次参战双方各种作战要素齐全,装备的技术水平也高,其含金量无可置疑。正如巴空军发言人所说:这是一场注定写入教科书、载入史册的空中会战。
客观来说,本次印度空军发起的辛杜尔行动,已经是印度空军有史以来发动的规模最庞大的空中战役了。整个战场宽度覆盖印巴大部分边境,并且印度西部与北部空军倾巢而出。而如此大规模的空中战役显然超出了印度的指挥能力,因此,将作战区域划分为四个独立的进攻轴线进行划片,以形成四个小战场,从而降低整体难度,同时通过宽大正面使用数量优势来压倒巴空军。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国家意志》这小说,仿佛这次空战对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二十五年前,我从卡吉尔踏上征途,克什米尔眼看将归于一统,印度人民欢呼雀跃,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二十年之后,这片空域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们的葬身之地了么?不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72架对42架,优势在我!”
印度空军每个进攻轴线的机群分为两个梯队以相互掩护。庞大的机群中真正执行打击任务的只有一小部分飞机,并且是利用地形掩护在不越过国境线的情况下,投放防区外对地弹药后,在其他战机的掩护下来规避巴空军的反击。这一脱离战术明显吸取了2019年冲突的教训,如果面对2019年的巴空军,印度空军这一战术确实能取得成功。但正如印度空军不是2019年的印度空军,巴空军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了。
印度空军能组织起七十多架飞机发动辛杜尔行动确实是巨大提升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本次发布会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拿出确凿而又无可争议的证据来证明巴基斯坦空军所取得的战果,让印度以及西方国家无法抵赖与否认。也因此,发布会上披露了大量翔实的细节,而这些细节背后所传达的信息无疑让人细思恐极。
根据发言人透露的消息,巴空军参谋长在空战爆发几天之前,就已经靠前指挥作战。这代表着巴空军对于印度本次空袭行动事前有着极为充分的掌握,包括印军的动向与意图,并制定了针对性预案。而且根据透露的空战时间线,在印度空军起飞两分钟之后,巴空军就开始反应,并且仅用14分钟就完成了空中集结。这代表着巴空军事先已大规模处于高等级战备之中,甚至在机坪上热机准备,随时可以起飞。
对空军来说,高战备状态是绷紧的弓弦,蓄势待发。但是正如弓箭手不可能长时间挽弓待发,随时可出动的高战备状态让飞机与设备长时间处于热机状态,会导致不必要的损耗,而飞行员长时间战备待命也会带来精神与体力的极大消耗。如果贸然进入高战备状态并且长时间保持,很有可能在需要出动的时候,人员和装备已经“再而衰、三而竭”了。而如果不处于高战备状态,又会导致面对突发情况时无法及时反应。
因此,何时进入高战备状态、高战备规模多大、持续多久,是一件很考验部队训练水平、情报准确性以及首长决心的事。巴空军作为防守方以如此快的速度进行反应,并在印度打击机群完成集结的差不多时间完成防空机群集结,是一件细思恐极的事,这背后不仅仅是巴空军训练有素,更反映出了巴方充分掌握敌情情报以及对战役节奏的精准把握。
发布会上,巴空军发言人还透露,在印度首批60架飞机起飞之后,巴空军就已经根据雷达特征、数据链等电磁信号特征对目标进行了识别,尽数掌握空域内的敌情,也因此得以准确判断首批集结的60架打击机群中有14架阵风。如果看发布会上展示的空中态势图,可以看到巴空军预警机在国土西部的后方执行空中预警任务,提供战区空情保障。
巴空军发言人晒出的战果
在现代空战中,态势感知与信息优势往往可以决定胜负。通过对敌机雷达波形、数据链信令、通信频段等电磁特征的精准识别来判断目标。如果巴方发布的消息属实,那么巴空军得以在战机升空之前就全面掌握了战区空情,并完成目标分类与威胁评估。而巴空军前指通过掌握的印空军机型、编队规模迅速判断其作战意图,迅速调配最合适的拦截机种与挂载的武器。可以说这场规模空前的空中会战甫一开始,战场对于巴空军来说就是透明的。战斗的胜负在开打前其实已经注定,剩下的无非是最后打出多悬殊的比分。
根据发言人所说,如果巴空军全力反击可以击落多达15架飞机,但他们克制的只对巴境内发射了弹药的飞机开火并取得了五架的战果。如果发言人没有吹牛,那么这种类似金门炮战“打蒋舰不打美舰”的交战规则所传达的不仅仅是巴空军极为理性的克制,更是展现出了极强的战场控制能力。正所谓力大不稀奇,能收放自如点到为止才是武术高手。
因此在发布会上,巴空军发言人公布了极为精确的击落位置,也是得益于巴空军完全掌握了空战态势。不仅仅通过雷达上目标消失的位置确定击落位置,还可以通过霹雳15E的双向数据链以及北斗定位获得弹头引爆时的最后坐标。通过两相比对,由此得出准确击落位置。
但巴空军所获得的优势不仅仅是全面的空情保障与透明的战场。在发布会上巴空军发言人发布的最重磅消息是截获的印度空军阵风编队间的录音。这段录音是呼号为“哥斯拉”的阵风编队内的通讯,可以作为巴空军击落印度阵风的铁证。在录音中,“哥斯拉3”面对呼叫保持沉默,而“哥斯拉4”在通讯中非常明确的汇报看到空中发生爆炸,也即“哥斯拉3”被击中。
哥斯拉3的沉默,是那么的震耳欲聋
在公布这段录音之后,巴空军发言人嘲笑道:“他们以这种灭绝的动物(哥斯拉)为代号,所以他们也灭绝了”。但在发言人的黑色幽默之外,这段录音透露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那就是巴空军能截获阵风的通讯,而且通讯记录显示“哥斯拉3”被击落前没有得到任何告警。
对于前者很好理解,巴空军掌握的录音必然不是只有这短短十几秒的录音,而且必然不可能只有这个阵风编队的通讯。而能够截获对方的通讯代表着在电磁频谱控制上获得了优势,得到了制电磁权。能时刻掌握对方的通讯不仅仅意味着可以随时掌握对方的动向,更意味着可以随时干扰或者压制对方的通讯,扰乱对方的指挥链路,使对方陷入混乱无法协同作战。
现代战争中,获得了制电磁权就是赢得了电磁空间战场的胜利。截获或者干扰通讯只是其中一方面,成功的电子干扰能有效压制对方的雷达,看到一大片雪花或者一堆真真假假的目标,从而达到掩护友军甚至让对方无法察觉到导弹来袭。
而“哥斯拉3”在被击落前毫无反应,则透露出更可怕的信息,那就是阵风面对J10CE雷达的锁定与霹雳15E的攻击,没有发出任何告警就被击中了。阵风装备有号称欧洲最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spectra,但在没有任何反应的情况下就被击中,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
比较有可能的情况是,J10CE所使用的AESA雷达在LPI模式(低截获率模式)下锁定阵风时,成功避开了spectra的探测没有触发警告。而霹雳15E走高空弹道从天而降时,其使用的AESA雷达引导头同样没有触发告警系统,由此达成处决式击落的状态。可以说这就是最新AESA雷达与欧洲最先进的机载自卫电子战系统之间的较量,而这场较量的结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阵风踪迹杳然去,只余垂尾寄相思
巴基斯坦空军在赢得这场历史性空战的胜利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功劳不仅仅是空军的。巴空军发言人在发布会上就表示这次空战是“全域作战”,是前所未有的新形态战争。全域作战这个概念对走在前沿的大国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对巴基斯坦这样体量的国家来说,却是一道超纲的题目。
如果以全域作战的理论来分析这场空中会战,会发现除了“空中域”之外,“陆地域”(地导防空)、“太空域”(侦查卫星与北斗系统)、“电磁域”、“网络域”、“信息域”(信息认知作战)都发挥了作用。甚至本次空战中看似旁观的巴基斯坦海军,其实也肩负着海上方向的防御。各个域相互协同,发挥体系作战优势是这次胜利的关键。也因此发布会上出席的不仅仅是空军,陆军与海军甚至三军情报局的代表也一同出席。这是巴基斯坦军方的胜利,而不仅仅是空军的胜利。
体系致胜
胜利的主角是巴基斯坦空军,而他们能获得压倒性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多年来精心建设的小而全的体系。
在长达几十年的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基本处于极为不利的战略态势之中。它不仅仅与印度有着长达上千公里的国境线与接触线,狭长的国土更是缺乏纵深。而印巴两国巨大的体量和国力差距,更是让巴基斯坦承受着极大的国防压力,时刻面临被肢解的亡国危机。
巴基斯坦对国防的投入很大,但受限于国力,投入又很有限。纵使巴基斯坦有海湾国家的金援,但军费规模无法与印度比。因此巴军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在近年的军队建设上非常的务实。
巴基斯坦的军费规模无法与印度比
在印巴几十年的冲突中,空军是少数巴基斯坦能对印度形成优势的兵种,也是每次印巴冲突的先锋。巴基斯坦空军属于“见过世面”,有着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与丰富的眼界,对于空军装备体系的建设有着极为务实的理解。也因此,在美国因核试验对巴基斯坦进行禁售后,果断转向“枭龙”项目,得到了除美制F16以外另一种先进轻型战机作为补充。可以说巴空军主打一个“不求最好,但求最合适”,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形成最优解。
而近几年巴基斯坦空军秉承“以体系制胜”的理念,深度借鉴中国空军近年来在信息化、联合作战和快速反应方面的宝贵经验,正以惊人的速度完成自身的现代化转型。他们不仅学习了中国“体系定义作战”的思路,更是建设本土化的“预警机—战斗机—地空导弹”多域作战体系,使得空情保障与空中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而随着JF-17block3与歼-10CE这两型先进战机的入役,在确保有着JF-17本土制造且高国产化率进行兜底的情况下,又获得了高端(对巴基斯坦而言)先进战机进行高低搭配。配合获得的先进弹药,其远程打击与对空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最重要的莫过于数据链与指挥体系的建设了。巴基斯坦根据自身需求构建了一套独立的数据链体系,为了区别美制装备自带的Link16数据链,这个体系被巴方称为Link17。一套独立的数据链对一个小国来说是一种非常“奢侈”的投资了,但这使得巴基斯坦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跨机种、跨军种的数据互联,实现了将所有单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作战,大幅提高了其信息化水平与联合作战能力。
正是因为有了Link17,使得产自瑞士的爱丽眼预警机能和J10CE形成数据互联,也让J10CE发射的PL15E可以通过爱丽眼预警机进行引导,而不仅仅局限于只能和ZDK03预警机配合。而在必要情况下,巴军的Link17数据链与域外大国的数据链互联也不是难以想象的事,届时两国军队将在统一数据链下如一个整体进行行动。当然,由于美国方面的限制,F16无法纳入到Link17的体系之中,这也注定了巴空军内原本引以为傲的F16机队将逐渐边缘化。
越是基础的建设,越是关键
当然,再先进的装备依然需要人来使用,而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如果只看装备是否先进的话,那沙特重金打造的军队也不会在也门战争中面对胡赛武装连连吃瘪了。下棋不能找臭棋篓子下,赢臭棋篓子再多也得不到进步。而和棋圣下,哪怕每一局都是输也能取得巨大进步。巴空军与中国空军开展的雄鹰系列联合演习,让巴空军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空战理念与最先进的空战技术,不仅锤炼了飞行员的个人技艺,更学习了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进行空战。
可以说,巴基斯坦空军的体系化建设并非简单地采购某型先进装备,而是以更高的站位建设一套完整的作战体系,使其在规模远逊于印军的情况下,依托信息化、网络化和多域融合,获得了与强敌抗衡的筹码。
在本轮印巴冲突中,面对印度的主动进攻,巴基斯坦空军依托他们的完整体系给了印度迎头痛击,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胜。而这样的空前胜利,也使得巴基斯坦能以优势地位与印度开展停火谈判。
巴空军虽然能对印度空军形成局部甚至全面优势,但是在巨大的体量差距与恶劣的战略态势下,如果冲突变得长期化并成为消耗战,那么在没有外部援助的情况下也无法坚持太久。因此在5·7空中会战中给了印度空军迎头重击之后,巴空军随即发动“铜墙铁壁”行动,使用先进空对地弹药对印度重要军事目标开展打击。通过快速获取战场优势并将其变为谈判桌上的筹码,让印度知难而退宣布快速停火,避免将赛事拖入到自己劣势的下半场。
5月10日,印巴双方同时宣布达成停火协议,使得本轮冲突暂时停了下来。在过去几天中,巴基斯坦空军以惊人的勇气与毅力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他们值得一切赞誉。巴基斯坦空军是台前的英雄,而对巴基斯坦人民来说,他们非常清楚幕后的英雄是谁。
大恩不言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