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瑞士经贸会谈正式落下帷幕,历经16小时交锋,这场为期两天,被视为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加至145%高额关税以来,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最重要的一次接触。
值得关注的是,在会谈第一天结束之际,特朗普就迫不及待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与中国举行的会议非常成功,然而中国官方并未对此做出回应,显然,特朗普这是在虚张声势。
不过,随着会谈落下帷幕,中国官方凌晨正式通报此轮会谈结果,“中美达成重要共识”吸引了全世界注意。
那么此次会谈,到底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美国业界急需中国放松稀土限制,中国是否答应做出让步?
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从中方宣布决定与美接触起,国内对此次会谈抱有的希望不大,毕竟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依旧强硬,即使表示对华145%关税太高,未来势必下调,但是从会谈前的消息来看,特朗普政府就关税最大的让步是降至80%,这不仅与中国希望降至为零有着很大的差距,同时80%也基本宣布中国商品很难进入美国市场。
换句话说,降与不降,区别不是很大。
不过,5月12日凌晨,中方正式通报中美经贸会谈的结果,“中美达成重要共识”给世界掷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与反复无常的特朗普相比,中国的通报给世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美股应声大涨。
中美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将尽快发布联合声明。
让世界松了一口气。
那么中美到底达成了什么样的共识?
具体细节还未披露,不过按照市场预期,此次会谈,或促成美对华关税下降,不过到底会降多少,而中国方面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让步,还是要等到中美的联合声明。
实际上,中美首次经贸会谈能取得如此成果,表明这轮关税战,确实已经让美国无法承受了。
会谈前夕,中方已经公布了自己的立场,如果美国继续搞胁迫讹诈那一套,中国绝不会与美国达成协议。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还能达成共识,意味着,美国先妥协了。
2025年首季度,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如果关税战还要持续,对于进口遭到堵塞,出口又大幅下滑,制造业还未有所起色的美国来说,将进一步低迷。
鲍威尔再次宣布维持现有利率,然而高息也留不住资本,全球资本竞相从美元资产撤离,其中亚洲资本更甚,这意味着如果中美高额关税还要持续,将会进一步推进全球去美元化。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物价有了上涨的苗头,美国港口变得冷清,大量码头工人面临失业,这些关乎到美国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如果不得到解决,那么将会影响到特朗普政府能否执政四年。
更不用说,美国财政部6月之前即将到期的6.4万亿的美债。
从这些角度出发,特朗普政府好不容易获得了中美会谈的机会,不管自己是否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一定会做出很大的让步。
中美联合声明即将发布,然而我们需要集警惕的是,瑞士会谈是否会变成“日内瓦陷阱”?
稀土成压舱石
特朗普第一任期,在2018年5月中旬,同样与中国进行了多轮高级别谈判,也一度对外宣称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仅仅两个月后,特朗普政府就单方面撕毁协议,宣布对中国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
如今,中美双方再次宣布达成重要共识,相似的场景让人不自觉告诉自己保持冷静。
我们必须要警惕反复无常的特朗普政府,当下,中美双方会谈极有可能在经贸领域各自做出了让步,但是对于美国业界急需让中国放松稀土管制的要求,还是要谨慎对待。
或者说不让步,中国稀土管制,既是中国捍卫自己合法权益的步骤,也是中国反制美国的王牌。
从军工到科技,离不开关键矿产。
美国业界施压特朗普政府,要么供应链中断,要么和中国谈,二选一就已经暴露出中国稀土的绝对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更为了防止历史重演,中国或可以在优势领域,继续保持自己的反制措施。
不过,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心,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吃一堑长一智,更何况如今的中国与2018年的中国比起来,在中美谈判中,有了更大的议价能力。
谈谈打打或成为新常态,中美第二回合会谈或马上开启,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中国的合法权益,不容任何人侵犯。
信息来源:《中方发布会:中美经贸高层会谈氛围是坦诚的、深入的、具有建设性的》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