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庶长子刘肥一生低调,没有任何野心,但是他的儿子各个野心勃勃,偏偏他儿子众多,一生共有十三个儿子,这些儿子中排在第十三位的刘雄渠更是不安份,最后参与七国之乱战败身死。
汉文帝继位后后,册封刘雄渠为白石侯,在齐王刘则去世后,更是将齐国分为六个诸侯国,刘雄渠也因此被封为胶东王。
从一个没希望的诸侯幼子,这辈子也就是侯爵,想当诸侯王根本不可能,可是刘雄渠居然一跃成了诸侯王,按理说这一切都是汉文帝的赏赐,他应该感恩戴德。可是刘雄渠十分恨汉文帝。
刘雄渠虽然排行最小,但是他对汉朝仇恨一点也不比他的兄长们少,在他心里始终认为自己父亲是被吕后害死的。毕竟吕后曾经想要毒死刘肥,后来刘肥为了逃命屈辱的尊妹妹鲁元公主为齐国太后,最后憋屈的死去。
随后诛灭诸吕,自己的哥哥刘襄立下大功,这个皇帝就应该是自己大哥的,可是结果被汉文帝截胡了,最后害的刘襄早亡。
而汉文帝也为了肢解齐国这个威胁开始大肆分封,以照顾宗室的名义给刘肥的这些在世的儿子封王,实际上就是故意削弱刘肥这一支的实力,故此刘雄渠不可能对汉文帝有好感。
虽然不喜欢汉文帝,但是凭借刘雄渠一个小小胶东国的实力他也不可能对汉文帝有任何反抗,故此他只能老老实实在胶东过着憋屈日子。
然而当汉文帝去世后,刘雄渠终于可以出一口恶气时,他才发现汉文帝还算不错,新登基的汉景帝很是让人讨厌。
汉景帝一登基就任用晁错马上开启了削藩,重点打击他们这些汉室宗亲封为诸侯王的人,一时间众多诸侯王都因为各种罪名被削了封地,就连刘雄渠的哥哥胶西王刘卬也被削了六个县,一时间整个汉室宗亲圈子里弥漫着对景帝的不满和战战兢兢。
刘雄渠不满景帝削藩,他知道自己迟早会被削去封地,因为想要找个罪名处理自己太容易了,可是自己实在没办法反击,似乎迎接刘雄渠的只有等死。
就在刘雄渠绝望时,他的哥哥胶西王刘卬找到他,表示皇帝削藩已经无法避免,不管是谁都逃脱不了,现在吴王刘濞准备反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博。
刘雄渠早就对景帝不满,听了哥哥的话,顿时热血沸腾,马上表示他要参加造反,既然景帝不让自己好过,那自己也不让好过。
很快吴王刘濞宣布“清君侧”,正式造反,楚国赵国胶西国等诸侯国先后响应,刘雄渠也不落后,马上起兵。
当刘雄渠起兵时,他的一个兄弟当初一起参加造反的齐王刘将闾后悔了,宣布退出。
这一下惹恼了他们,大家说好共同进退,就在大家准备西进打长安时,你却坚守忠诚于朝廷,这不是断了他们这些人的后路。
因此胶西王等人赶紧改变原来和吴国等国会师长安的计划赶紧攻打临淄,刘雄渠也跟着一起。
没想到的是临淄居然无法攻下,这座城池不是一般城池,就凭胶西胶东这些小诸侯的实力根本无法拿下,因此刘雄渠他们打了几个月也没拿下,随后等来了吴国楚国战败的消息,刘雄渠这些人一看大事已去,只得退兵。
然而刘雄渠是造反,等待他的必然是最凄凉的下场,果然刘雄渠没有等来好结局,在回到胶东不久就被人杀死。
由于刘雄渠死了,所以汉朝宣布废除他的封地改为胶东郡,后来这块领土给了刘彻,但是刘彻没有来这里而是随后成了太子,最后当了皇帝,而这块封地又转手给了另一位皇子刘寄,最后传承到汉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