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我们的小糖丸西瓜来啦,这巴掌大小的西瓜藏着‘爆汁魔法’,咬一口脆爽清甜,甜蜜汁水在舌尖炸开……”镜头前,合作镇竖海村党总支书记沈黄燕边吃边展示。“看着很不错,售后有保障吗?”“坏果包赔的噢。”弹幕区里,网友们纷纷留言互动。



5月10日,合作镇8位村书记组团,在抖音账号合禾农旅开启了首场直播,村书记们化身“直播天团”,将各村王牌农产品小糖丸西瓜、美都西瓜、鲜采芦笋、新鲜鸭蛋、玉菇甜瓜等搬上云端,短短1个小时,售出了200多单。







合作镇是传统的农业镇,位于长江入海口北翼,依托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资源与肥沃土壤,近年来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形成了以特色果蔬、优质稻米及“四青作物”为核心的农产品矩阵。“如何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带动百姓增收,是我们始终探索的课题。”合作镇副镇长董贤能说。



2023年,合作镇成立了强村公司,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渠道成为了工作重点。年初,曹家镇村邀请了网红达人带货芦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网红带货短期能引流,但长期来看成本较高,农民让利后实际收益有限。”董贤能介绍,为此,强村公司探索新路径,组建以村书记为核心的直播团队,以“熟人信任”为纽带开展助农直播,既降低中间成本,又让农户直接触达市场,推动农产品销售与农民增收同频共振。





成效初显。4月26日起,合作镇以“宣传家乡”为主题开展短视频拍摄:组织多位村书记聚焦村庄文化景点、特色农产品等内容,完成了14条家乡农产品宣传视频制作。截至目前,相关视频在抖音号实现32万播放量、视频号21万播放量,总浏览量超53万,为后续直播充分预热引流。







“流量正在变成真金白银。”董贤能笑着说,最近预热的短视频为多个村吸引来了“目标顾客”,以竖海村的小糖丸西瓜为例,不少农户的西瓜已被提前预订一空。





“家人们,有需要的赶紧下单,库存不多了!”直播间里,村书记们的推荐话术愈发流畅自然,而在几公里外的田间地头,农户们正热火朝天地打包着新鲜采摘的农产品。“这波流量不仅要抓住,更得留住——靠的就是优质农产品实打实的口碑!”随着键盘敲击声与打包胶带的嘶啦声此起彼伏,这座江海小镇的绿色农产品,正沿着光纤与公路,奔向更辽阔的市场。

新闻评论

从"网红带货"到"书记组团":让流量成为真金白银

初夏的田头,8名村书记操着方言、普通话轮番上阵,在镜头前卖力地介绍着农产品,首次直播就创下一小时200多单的销量。从最开始邀请网络达人带货,到如今建立强村公司培养村书记直播团队的战略转向,不仅展现了合作镇乡村振兴的新图景,更折射出基层治理模式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蝶变。





这种转变突破了对“网红流量”的依赖,实现从被动“输血”到自主“造血”的跨越。53万播放量背后,是乡村IP的精准塑造,一个个短视频鲜活生动,吸引越来越多的“目标客户”观看、下单。从瓜果稻米到四青作物,每件农产品都成为承载本地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的文化符号。村书记们走上田头,面向镜头,用方言俚语替代网红话术,用数字直播搭建起新的干群连心桥,用强村公司重构起乡村产业链,在技术赋能中激活内生动力,在模式创新中培育持久活力。



当更多基层干部化身“乡村代言人”,当网络与田埂交织成新的发展蓝图,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村书记在镜头前的卖力带货和直播间里农产品的畅销,更是基层干部乐做数字工具掌握者,精准把握产业脉搏,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中的生动实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