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文章说关于王励勤主席接手采访时说的中国乒协有权决定球员参加大赛的资格,不受WTT排名的影响。其实,参加三大赛的球员名单确实是由各乒协自己上报的,国际乒联除非对上届冠军获得者给予特别直通外,其他参赛选手只是按国际排名进行邀请,具体名单都是各协会自行上报(决定权就是各乒协的)。
国乒历年也是多数按照要求上报,不过,WTT成立以前,选拔参赛人员的方式也是有不同的,有时按排名,也有时按排名加直通,反正每次的规则不完全一样。
但自从WTT成立后,多数赛事就是按WTT的排名,但像今年,又把其中的名额让给了直通赛。比如男队的林高远和薛飞,女队单打世界排名第5的蒯曼被直通赛刷掉,排名第24位的石洵瑶则通过直通赛闪亮登场。其实,这没有什么不公平,但直通赛的举办时间是太匆忙了,没给蒯曼休息时间,也让蒯曼失去一次争夺女单金牌的机会,因为这样,也导致球迷或粉丝们不满。但这是乒协决定的事情,还得执行。
关于王励勤主席说的不按照WTT的排名,其实这次也没有全部按照,而且一直也不是完全按照,这要相信中国乒协,派谁去肯定有他们的道理,想让谁去,有一百种方法可以去,不让谁去,随便找个理由也能不让谁去。这是举国体制,球员不服从乒协组织决定那还行,一切行动听指挥,个人服从大局。
那么,我觉得中国乒协今后更应该这样做:
1、主力球员主要参加WTT的高级别赛事。即大主力,像孙颖莎和王曼昱等大主力不要参加挑战赛和球星挑战赛,适当轮流参加冠军赛、大满贯赛、总决赛等大赛,并以老带新,梯次配备,夺冠与历练并行,主力球员也能得到适当休息。
2、将国内乒超联赛办好,与其让国乒大主力去陪练张本美和等外协主力,不如陪练国内的二三线选手,将国乒梯队建设好,大主力又不用舟车劳累,何乐不为?
3、二、三线小将可以轮流去参加冠军赛以下级别的比赛,与外协主力进行比拼,增加历练机会。与外协主力对阵的输赢,单独纳入积分考核。
4、常年几乎没有比赛可打的二线球员能够有乒超联赛打,起码也能得到可观的收益,毕竟出国打联赛的球员没几个,那就在家打吧!不这样,那些优秀球员也看不到希望,如果出路仅仅是做陪练和退役,那还那么拼搏干啥?
条友们,相信国乒在乒协领导下,会取得各种好成绩,毕竟是国球,三大赛不能老让外协选手夺冠,商业赛事留点给他们也就可以了,三大赛国乒还是得具有统治力才对,大家觉得呢?
(文中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