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平,桂平这几年的发展明显到了瓶颈期。虽然如今有“双水利大坝”(郁江水利枢纽和大藤峡水利电站),未来还会有“双铁路”(南广铁路和“柳梧铁路”)的加持,可是给人感觉就像是缺一把推动力。
桂平的优势就不多说了,基本都被说滥了。不外乎就是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背山面平原,两江汇流,人口众多等等。在过去,它们确实为桂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助力。 让桂平一直处在广西县域“一哥”的位置。
可是在进入工业化时代的今天,这些优势已经难以助力桂平继续往前进了。在广西县域GDP数据表上可以看到,桂平的位置可是一落再落。
虽然如此,但这些优势要是继续巩固和优化,却可以让桂平起码稳定住如今所取得的成绩。简单一点来说,这是桂平发展的基础,还有底蕴,这是广西县域城市中,少有的优势。也给桂平的发展保留住潜力。
但是如今的情况却是,桂平不但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同时在工业化进程上陷入一种“杂乱无章”的境地,也就是给人一种缺乏规划的感觉。无论是几大工业园,还是依托高铁而进行的城建和发展规划上的布局,仿佛就像是“东敲一下,西打一下”,缺乏持续性。
而有关这场关乎桂平未来发展的“突围之战”,有人就说了,这就需要贵港的助力了!
因为贵港作为老大,自成立地级市以来,市辖三区的发展可谓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如今,也该下沉发展所辖的桂平和平南了。这也应该是一个“带头大哥”所需要做的!
桂平要突破发展瓶颈,关键在于找准定位,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区域协同"的战略转型。贵港作为地级市,确实需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但桂平更应主动融入"贵港-桂平-平南"城市群发展格局。
在产业布局上,桂平可以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比如利用大藤峡水利枢纽的能源优势,发展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结合西江黄金水道,打造临港智能物流产业园。同时要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贵港主城区形成产业链互补。这些离不开贵港从地级市层面的支持。
文旅产业需要从"景点观光"升级为"全域旅游"。建议整合西山、大藤峡、太平天国遗址等资源,开发文化研学、生态康养等新业态。可借鉴外地文旅成功经验,引入专业文旅运营商,提升服务品质和体验感。这就需要靠自身努力了,而不只是依靠历史口碑和“门票经济”。
在城镇建设方面要改变"摊大饼"模式,以高铁站为核心打造TOD新城,将南广铁路和柳梧铁路的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一边是长安规划区,一边是金田和江口的产业布局。同时保护好郁江、黔江两岸生态廊道,塑造"山水城市"特色风貌。
一切发展都需要人才和人口的支撑,所以,特别要重视人才战略,一方面依托桂平人口优势,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本土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完善城市配套,吸引外出务工回流创业。可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别的不说,单是能把每年落广东拧螺丝搬砖的人能吸引回来三分之一,桂平的发展都不得了!
简单一点来说,这场突围战需要联动,既要争取政策支持,更要激发内生动力。桂平完全有条件成为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但必须跳出县域思维,在更大格局中谋划未来。
少了贵港的助力,一直沉浸在历史的荣耀之上,桂平怎么能“突围”?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