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张图片显示,中国第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暂定名“湖北”号)已进入海试阶段。这一在2025年5月初被观察到的动态,预示着该舰即将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序列,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力量投射能力。



“湖北”号由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建造,体现了中国海军的快速发展势头。这一发展无疑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战略意图,以及由此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的潜在挑战的关注。



尽管中国方面对此保持一贯的低调,但“湖北”号的海试无疑标志着中国执行复杂两栖作战的能力显著提升。这一能力的提升,势必将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海军075型两栖攻击舰之能力及其战略意义

075型两栖攻击舰,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拿来与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进行比较。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075型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平台,旨在支持从两栖登陆到人道主义救援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并在中国海军的战略布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该舰满载排水量估计在35,000至40,000吨之间,使其成为全球同类舰艇中的佼佼者。其宽敞的飞行甲板可容纳多达30架直升机,包括海军型号的Z-20和Z-8运输直升机。这种强大的空中力量部署能力极大地提升了部队快速投送和垂直机动能力,使其能迅速有效地将人员和物资送达指定区域。

舰艇内部设置的井甲板可容纳气垫登陆艇和水陆两栖车辆,并能输送约900名海军陆战队员及其装备。这种登陆能力是075型执行大规模两栖攻击的核心要素,并成为中国在南海和台湾海峡等存在争议地区军事战略的重要支撑。大规模的两栖投送能力,配合直升机的快速部署,赋予了中国海军强大的立体登陆作战能力。



除了强大的登陆能力外,075型在侦测和防御方面也配备了先进的系统。该舰配备了346A型雷达,该雷达与中国052D型驱逐舰上的双频雷达系统类似,具备卓越的空中和水面监视能力,能有效识别和跟踪潜在威胁。

在防御方面,075型配备了两个HQ-10短程地对空导弹系统和两个H/PJ-11近距离武器系统,后者是一种30毫米加特林式火炮,旨在对抗来袭导弹和小艇。虽然有未经证实的报告表明其可能集成YJ-83等反舰导弹,但截至2025年5月,尚无公开证据证实这一能力。

该舰的电子战系统虽然细节尚未完全披露,但据信包括干扰和诱饵技术,旨在抵御导弹威胁,保护自身免受敌方攻击。这些能力相结合,使得075型成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平台,能够与中国海军不断壮大的驱逐舰和航空母舰舰队一道,在高威胁环境中执行任务,并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坚实的保障。



总之,075型两栖攻击舰凭借其强大的登陆能力、先进的侦测和防御系统,以及日益完善的电子战能力,成为中国海军力量投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的海洋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海军的不断发展,075型的战略意义也将日益凸显。

075型两栖攻击舰在外网的评价

中国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出现,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海外舆论对其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造速度与规模令外界瞩目。“中国速度”体现在其极短的建造周期,显著超越西方同类舰艇。其吨位规模直逼世界顶级水平,突显了中国海军力量的快速扩张。



其次,作战能力与国际定位引发讨论。075型被视为具备多任务属性的海空联合作战平台,其搭载直升机、容纳气垫艇和装甲车辆的能力,体现了立体投送与自卫的结合。虽然其是否具备“准航母”功能尚存争议,但其潜在的军事用途不容忽视。

第三,战略意义与地区影响备受关注。部分舆论认为075型对台海局势构成潜在影响,并将其视为中国海军远洋投射能力升级的重要标志。该舰的列装被认为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护卫转型的重要一步。

第四,技术评价与对比呈现两极分化。有观点认为075型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两栖作战的集成化思维。然而,与其吨位接近的美国级两栖舰相比,缺乏固定翼舰载机的支持被认为是其短板。未来的升级可能依赖于无人机或电磁弹射技术。



总体而言,海外舆论对075型的评价既肯定其建造效率、规模和多任务能力对区域格局的潜在冲击,也关注其技术局限性与未来升级方向。该舰被普遍认为是提升中国海军现代化水平和战略投射能力的重要象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