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个周末,大消息还挺多的。

首先是巴铁和印度宣布达成停战协议,白天是停了好像又没停,目前看下来应该是停了。


印度真的是是“又菜又爱玩”。冲突是印度率先挑起的,但等实际打起来,实在是太拉了,基本都是巴铁一直占上风。

虽然如此,但巴铁却没有持续战争的本钱,与印度综合国力相差太远,能这么快逼停印度,主要是这次东大武器的战力大大超出了预想。

阿三暂时没办法了,要花好几年才能恢复,现在越打越丢脸,这下好了,一些美国企业想把供应链挪到印度的想法,估计要开始泡汤了。要是导弹老在头上飞来飞去,谁还会愿意在那儿投资开工?

话说回来和平总是好的,东大爱好和平,只会劝架,不会拱火。

只不过吧,你们这样一停战,好像买了军工的同志可能真要买单了...


既然前几天印巴交火刺激了军工大涨,那现在停火也应该是军工的利空。短期资金会进一步兑现砸盘。

但这个利空影响应该不大,因为军工有军事冲突的事件驱动和军贸增长的业绩驱动两个驱动逻辑,前者脉冲式波动,后者容易走趋势。

即便军事冲突的事件驱动结束了,后面还有军贸增长的业绩驱动。这波巴铁的广告效果确实超预期的,军工国际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中期而言有望持续受益。

换个角度想一下吧这次印巴冲突更像一个免费的秀场,跟今年春晚的机器人一样都只是个亮相,好戏还在后面。


今天就连人民日报也发文发展新质战斗力,说白了就是智能军工概念股,就是这次印巴冲突以后,国家要大力发展新质战斗力,做大国强国,剑可以不出鞘,但不能没有剑,大力发展军事力量为后面收复湾湾做打算,还有就是南北船合并消息,飞机战斗机已经合并了后面航母也有望整个,技术信息相互交流,让军工事业更大更强。

国际局势似乎突然就此“安静”了下来——印巴停火了,持续三年多的俄乌也暂息战火,全球目光几乎都聚焦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上。这场看似没有硝烟的谈判,实则是一场关乎两国国运的激烈博弈。

目前第一次已经谈完了,暂时还都没发公告,懂王说谈得挺好的,虽然不保真,但至少说明没谈崩吧。


距离最终谈出个结果,应该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以懂王的个性 就算谈妥了这个协议,再过阵子也会撕毁。

不过对咱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尽量斡旋拖延时间,逐步的把出口到丑国的部分商品分流到其他国家。

在此期间,即使是比烂,也是看谁更能扛。

目前美方的最大压力,是疫情之后居民积累的超额储蓄已经消耗差不多了,后续如果因为关税再带来物价上涨,那么美国的滞胀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时间上,基于美国商品1-2个月库存消化,估计影响6月份就开始显现了。

国内方面,这几天也披露了几组数据。

1、4月出口大超预期。

4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8.1%,预估为增长2.0%。


具体来看,4月对美出口同比增速从9.1%快速下滑至-21%,不过对非美出口增速显著上行。其中对东盟出口增长20.8%,对非洲、德国、印度、拉丁美洲等都维持两位数以上高增。

8.1%的跃升紧是跟在3月12.4%的增长之后,当时出口商加班加点,赶在4月2日特朗普启动“全球关税攻势”之前发货。

《金融时报》援引穆迪分析公司经济学家林赫伦的话称,尽管中国对美贸易在4月同比下降了21%,但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增长了同样的百分比,对欧盟的出口则增长了8%。


很显然,在90天的关税豁免期内,美国企业在从其他国家“抢进口”,中国企业也在通过第三方国家“抢出口”。

预计在90天豁免期结束(7月9日)之前,出口仍会保持相对韧性。

若此次会谈进展顺利,利好出口导向型企业,像机电、轻工行业。此外,美国或降关税换中国解除中重稀土出口限制,中国稀土精炼产能占全球超90%,若政策松动,北方稀土、金力永磁等相关企业或迎来机遇。

2、 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此次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面的表述已经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

价格调控思路上,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


结合昨天看到调研蜜雪冰城促销费的新闻,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因为通胀起不来。

再结合前天公布4月CPI数据 ,同比下降0.1%,降幅与3月持平,增速已连续三个月为负。当月PPI同比降幅扩大0.2个百分点至2.7%。


考虑到关税带来影响冲击等,预计在8月份之前,这两个价格指数将持续偏弱,也预示着未来几个月企业盈利很难有好转。

“如果需求相对于产出上升,货币扩张对物价会显现上拉影响”;但如果反过来,“增加货币供给,反而会带来产能和供给持续扩张,加大供过于求的失衡程度,实际上物价也难以回升”。

所以央妈也谈到,提振物价的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

在经济增速下降期,货币政策只是配角,财政政策才是主角。只有财政刺激带来新的需求释放,这时候的加大货币供给才是真实有效的。

所以我想说的是,年内进一步流动性宽松预期可以放低一点。

这次,不管和老美谈的如何,发展经济仍是重点,而内需消费内循环是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消费当反复去看!

海外·商务·咨询

点击下方“关注我们”,避免失联

点个在看和赞吧你最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