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人生在世,总要相互交往,所以要讲究礼仪。从天子到普通的士人,各个阶层都有各个阶层的讲究。见逝去的人最后一面不能等到入殓,吊丧不能让生者太过悲哀,因为这不符合礼法。

所以,古代规定吉日出行每天行路五十里,奔丧则要每天行路一百里。赠送礼物要在合适的时间。这个合适的时间就是礼法中最重要的原则。

春秋记载着:“周天子派遣宰咺为惠公仲子的葬礼送上赗。”

这个赗是什么呢?丧事中的赗指的是车马。丧事中把车马称为赗,钱财称为赙,义务被称为襚,口中含的物品被称为唅,珍奇玩物被称为赠。

给或者的人赠送财物车马,给死去的人赠送衣物和陪葬品。衣物和陪葬品是为了送别死者,钱财车马是为了帮助生者。

舆马、束帛、货财、衣被、玩好,都各有什么样的讲究呢?

天子使用六匹舆马,诸侯使用四匹舆马,大夫使用三匹舆马,上士使用两匹舆马,下士使用一匹舆马。

天子使用五匹布,三匹黑布两匹浅红色布,各五十尺;诸侯也是五匹相同的布,各三十尺;大夫使用三匹布,一匹黑布两匹浅红色布,各三十尺;上士使用两匹布,一匹黑布一匹浅红色布,各三十尺;下士使用一匹彩缦;老百姓使用一匹普遍布帛。

天子使用六匹马拉的车,诸侯使用四匹马拉的车。大夫只能使用副车,普通人不能用车。

天子的寿衣长及地面,诸侯的寿衣只能盖住脚背,大夫的到脚踝,士人的到膝盖。

天子的嘴里可以含珍珠,诸侯含玉,大夫含人工珠子,士人含扇贝,老百姓含谷物。

整体的原则就是看地位,德行和关系,兼顾着贫富情况。这些二三四五的数字,都是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礼仪规范,讲究个串成,这正是礼法的根本原则。

02

原文

生而相与交通,故曰留宾。

自天子至士,各有次,赠死不及柩尸,吊生不及悲哀,非礼也。

故古者吉行五十里,奔丧百里,赠赗及事之谓时。时,礼之大者也。

春秋曰:“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赗者何?丧事有赗者,盖以乘马束帛舆马曰赗,货财曰赙,水被曰襚,口实曰唅,玩好曰赠。知生者赙赗,知死者赠襚。赠襚所以送死也,赙赗所以佐生也。

舆马、束帛、货财、衣被、玩好,其数奈何?曰:天子乘马六匹,诸侯四匹,大夫三匹,元士二匹,下士一匹;天子束帛五匹。玄三纁二,各五十尺,诸侯玄三纁二,各三十尺,大夫玄一纁二,各三十尺,元士玄一纁一,各二丈,下士彩缦各一匹,庶人布帛各一匹。

天子之赗,乘马六匹乘车,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元士下士不用舆;天子文绣衣各一袭到地,诸侯覆跗,大夫到踝,士到髀;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位尊德厚及亲者赙赗唅襚厚,贫富亦有差;二三四五之数,取之天地而制奇偶,度人情而出节文,谓之有因,礼之大宗也。

03

赗(feng,四声,凤):为丧事提供的车马。

赙(fu,四声,付):为丧事提供的财物。

襚(sui,四声,岁):为丧事提供的衣服。

唅(han,四声,汉):放在死者开口中的物品。

:黑色。

纁(xun,一声,熏):浅红色。

04

这段前面还好,最后一段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翻译。大家姑妄看看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