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处亚欧大陆的交界地带,靠着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它可没少给我们“添乱”。
先是二十多年前,张口就是10亿美元的“过路费”。后是疫情期间,拒绝我国航班过其领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近年来土耳其对我国的态度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当年土耳其究竟对我国做了什么?又是什么让他们转变了态度呢?
«——【·敲诈中国10亿美元·】——»
1998年,中国商人徐增平通过拍卖购得乌克兰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计划将其拖回国内。
然而,当这艘未配备动力系统的航母于2000年6月航行至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却遭遇了通行阻碍。
土方当局以"舰体超长超宽,可能对海峡两岸的历史文化遗迹构成碰撞风险"为由,拒绝给予放行许可,并勒令该舰即刻返回黑海水域。
要知道我们为了买这艘航母可是费了不小的劲,怎么也不可能退回去,于是就想着和土耳其协商一下,让我们过去。
可土耳其提出的条件可以说是极其苛刻的。首先,要求中国支付10亿美元的“风险保证金”。
要知道这几乎是当时中国全年军费开支的十分之一,无疑是一笔巨款。
其次,提出技术改造方案:要么将航母切割成两半分批运输,要么为其加装动力系统。
这两个方案均不现实——切割会严重破坏船体结构,而航母已被乌克兰拆除动力系统,恢复成本远超中国承受能力。
此外,土耳其还附加了20项安全条款,包括要求使用11艘大功率拖船组成护航编队,在航母上安装卫星导航、雷达和应急通信设备,并严格限制通航时的天气条件。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土耳其要求中国承诺每年输送200万游客赴土旅游。
面对土耳其的刁难,中国组织专家团队对通航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租用希腊最大马力的拖船,配备全球定位系统、电子罗盘等先进设备,确保技术方案无懈可击。
同时中国通过外交渠道与土耳其展开多轮磋商。关键时刻,希腊伸出援手,以国家信誉为中国担保,使土耳其放弃了对保证金的要求。
2001年10月30日,在符合所有技术条件后,“瓦良格”号获准通过海峡。但中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除直接经济支出外,航母在黑海滞留的507天导致改装计划延后两年。
此外,长时间的滞留还可能导致乌克兰工程师团队几近解散,而这些工程师是航母改装的关键力量。
«——【·拒绝飞机过境·】——»
而除了这件事,还有就是2020年的时候,拒绝我国飞机入境。
当时新冠疫情爆发,塞浦路斯这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国家,医疗系统在病毒冲击下濒临崩溃,呼吸机告急、口罩库存见底,死亡率持续攀升。
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向中国求助,为此中国决定向他们捐赠36吨医疗物资,其中包括防护服、检测试剂和救命药品等。
然而就当飞机进入土耳其领空申请过境时,意外发生了。土耳其方面以“领空管制”为由拒绝通行,要求中方重新提交飞行计划。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机组陷入两难:若按原计划飞往塞浦路斯,燃油不足以支撑绕道后的航程;若被迫返航,将延误宝贵的救援时间。
为此,塞浦路斯总统亲自致电土耳其总统,希望能够放行这架装载着药品的飞机,但通话未没有什么效果。
而这两个国家其实也是积怨甚久。1974年,土耳其以保护土族居民为由出兵塞浦路斯,实际控制了北部36%的领土,并扶持建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尽管该政权未获国际社会承认,但土耳其却始终拿这个事恶心塞浦路斯。
面对这种局面,中国启动多边外交沟通。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公开谴责土耳其将人道主义援助政治化,但土耳其仍坚持要求飞机绕道。
最终,这架飞机不得不降落在俄罗斯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补充燃油,再经保加利亚领空飞往塞浦路斯。原本直飞仅需6小时的航程,因绕道延长至10小时,燃油消耗接近极限。
关键时刻,希腊打破常规开放军用机场,为中国飞机提供备降支持。当物资最终抵达塞浦路斯拉纳卡机场时,比原定计划延误了12小时。
但近些年来,土耳其对我国的态度却有了巨大的变化。
«——【·对华态度的转变·】——»
实际上,真正促使土耳其重新审视并调整对华外交姿态的,是其国内濒临崩盘的经济。
2025年,土耳其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里拉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40里拉才能兑换1美元的惊人低位;国债收益率却是高达28.78%;外汇储备更是只有220亿美元,这点储备连维持三个月的进口需求都很难维持。
更为棘手的是,土耳其背负着高达2700亿美元的外债,其中60%属于短期债务,随时可能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屋漏偏逢连夜雨,美国以“支持恐怖主义”这一莫须有的借口对土耳其实施制裁,彻底堵死了土耳其通过西方金融体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土耳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对方能帮其摆脱困境。
在四川与土耳其共同举办的经贸交流盛会上,双方成功签署了21个合作项目,合作领域涵盖跨境电商、光伏贸易等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
中国企业在土耳其投资兴建的胡努特鲁电厂,不仅成功打破了欧洲企业长期以来在该领域的垄断格局,更在2023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中成为灾区唯一能够持续稳定供电的设施,用实际表现彰显了中国基建领域在抗震技术方面的实力。
除此之外,中国成功推动沙特与伊朗的复交,为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助力阿联酋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竞相布局的重要市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与日俱增。
土耳其意识到,若继续盲目追随美国,只会让自己在中东地区陷入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所构建的欧亚贸易走廊,为土耳其突破当前严峻的地缘政治困境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可以说土耳其对华态度的变化,印证了国际关系中永恒的真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