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上海实施“分类”,是作为试点的,或许成功,或许失败。那么,时至今日,上海的“分类”,算是成功还是失败呢?还是时间还不够,目前还无法下结论?几年,上海的“分类”,属于雷区,是不能碰不能踩的,涉及到这个主题的文章和视频,平台一律通不过审核的,毋庸质疑,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至于为什么?我也想不明白是啥原因。如今,尺度宽了很多了,这类主题的文章和视频都能通过平台的审核了。至于这又是为什么?我也同样想不明白是啥原因。昨天,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里说,上海将延长居民投放的时间。也就是说,以前的扔时间,都是规定好的,只有在规定好的属于你的时间段里,你才可以去扔。不然,只能放在你的家里。再说,过了扔的时间,有的会给房上锁,有的则干脆撤走桶,你也没地方扔的。除非是你不怕被摄像头拍到,你随地偷偷扔。

要说作为居民,这样的规定时间才能扔,克服也是能克服的,但终归是不太方便的,如果错过了时间,家里一堆,这样的感觉会舒服吗?现在延长扔的时间,算是以人为本。按我的个人观点,扔垃圾应该24小时都可以。为什么这就不该是最应该的呢?

我们现在的小区,倒是24小时房都开放的,我们而且大多会做到干湿分离,把干湿倒入不同的桶。我知道有的小区,确实是在规定时间才能扔的。

前几年刚开始那会,我们小区的房也是有时间规定的,还会有志愿者守在那里,会监督,会检查。时间一到,房关门,志愿者们也撤退。

再早几年,那时候是我们在农村老家的最后一年,大家都在准备收拾打包的了,整个村庄就是一副被洗劫一空的感觉,有的人家都已经搬出去的了,租借居住在村里的外来人员起码走掉了一半了。即便是这样,在分类的实施上,不含糊的,也是规定时间才能扔,不过不要求干湿分类,志愿者守在桶旁边,到点就下班。

那时候村庄就要拆迁,我们村民就要搬走离开村庄,路边的随处可见。但是,该执行的还得执行,该做的事情还得做,哪怕做得一点都没有意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