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两国在5月10号晚间宣布停火后,局势并未由此平息。停火的次日,印巴边境仍持续发生了二十余起交火事件,克什米尔分离势力在第一时间宣称对多起袭击负责。两个的波澜远不止于此,5月11号,双方再次展开了舆论交锋。怎么回事呢?一则来自印度媒体的特殊报道,说印度成功获取了巴基斯坦空军使用的中国制PL-15E空空导弹残骸,于是双方又围绕"导弹残骸"你一言我一语,相互指责,互不相让。
据印度时报等媒体报道,印度军方在停战次日高调展示若干金属残片,说这是巴基斯坦歼-10C战机发射的PL-15E导弹残骸。印方军事专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些残骸将为破解中巴先进空战技术提供关键线索。然而细观现场公布的图像资料,所谓"证据"仅呈现导弹推进段的部分壳体,既无导引系统组件,也没有看到战斗部残留,其完整性甚至不及常规导弹训练弹。
面对印方的指控,巴基斯坦军方迅速作出了非常专业的回应。巴空军技术部门负责人在伊斯兰堡召开的记者会上指出,现代先进导弹普遍配备了自毁装置,PL-15E作为出口型远程空空导弹,其设计完全遵循国际军贸规范。这种导弹在未命中目标或燃料耗尽后,会通过预设程序在空中完成自毁,确保核心技术不外泄。
巴方展示的技术手册显示,PL-15E的自毁机制包含三级保险,即便遭遇极说起“三哥”这个“捏造”的新闻时,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官员在发布会现场忍不住笑了起来。巴军中将直接揭穿了印度谎言,说印方展示的"残骸"与真实导弹部件存在根本性结构差异,其粗糙程度堪比影视道具。说真正的导弹残片应呈现特定烧蚀痕迹和结构变形,而印方提供的金属片边缘整齐,表面处理工艺与军工标准相去甚远。最后无奈表示:“希望印军别再活在宝莱坞的幻想里了,成熟点吧。”当然,澄清了这些基本常识,在场的记者顿时也表情各异,哭笑不得。
那么印度为什么要展示所谓“霹雳15导弹残骸”呢?无非就是想证明,印度在此次空战中,也击落过巴铁的战机,从而获取了所谓的“导弹残骸”,但是没想到被巴铁揭穿。因为炒作所谓"获取中国尖端武器"既能安抚印度国内的军工复合体,又可向他的所谓盟友展示抗衡中国的姿态。此外一点,印度执政党面临地方选举压力,亟需转移公众对前线失利的关注。
这种事,印度以前也干过。2019年印巴空战期间,印度也曾展示美制AIM-120导弹残片,就是要证明印军击落过巴军的F-16战机。但军事专家随后打脸印度,说这种导弹本就是F-16的标准配置,残片存在反而证实了巴军战机对印军实施过攻击。
PL-15E空空导弹,是我们中国外贸武器的明星产品,其技术参数与作战效能一直是国际军界的关注焦点。印度此次发起的舆论攻势,实质是试图在技术威慑层面制造"破窗效应",削弱中国军工产品的市场信心。
对于中国军工产业而言,此次事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它验证了国产武器装备的技术可靠性——PL-15E的自毁机制经受住了实战检验。另一方面,也提示需加强军事技术传播能力建设,通过权威渠道及时澄清不实信息,维护中国军工品牌的国际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