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消息称,日本正式邀请印度加入英意日主导的第六代战机GCAP项目,摆明了要拉印度上车对抗中国。但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印度要是真掺和进来,不光得掂量400亿美元的账单,还得应付俄罗斯的醋意、巴基斯坦的敌意,甚至自家AMCA战机项目的内耗。

这场高端局,新德里接得住吗?


先看日本的算盘。拉印度入伙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分摊天价研发费,GCAP项目预算超过400亿美元,多一个金主就能减轻压力。更深层的是战略捆绑:印度是QUAD里最摇摆的成员,既买俄罗斯S-400又和美国搞军演,日本想用战斗机合作把它彻底拽进反华阵营。

但问题来了——印度60%的武器靠俄罗斯,日本最怕隐身技术通过印度漏给莫斯科,毕竟当年印度退出俄印五代机项目时,双方就为技术转让撕破脸过。

对印度来说,诱惑确实不小。加入GCAP能快速拿到西方顶尖技术,比如AI空战系统和隐身涂层,比自家磨蹭的AMCA项目(计划2028年才出原型机)更解渴。

但代价也明显:俄罗斯肯定不爽,可能卡住现役250架苏-30的零件供应;巴基斯坦必然跳脚,转头找中国要更狠的装备,比如刚露面的无尾歼-36。更尴尬的是,印度自己的AMCA和GCAP定位重叠,两边烧钱可能两头落空。


再看看GCAP内部的暗雷。意大利已经公开骂英国藏私货,日本对沙特入伙也扭扭捏捏,多国合作的传统毛病一点没少。印度要是加入,光是“技术主权”就能吵翻天——日本想绝对控制核心代码,印度却要“印度制造”本土化生产,参考当年阵风战机谈判时法国死活不转让发动机技术的旧账,这合作能有多顺?

更别说美国还在旁边盯着,一边推销自家NGAD六代机,一边又想掺和GCAP分蛋糕,印度夹在中间选边站就是送命题。

不过风险再大,印度可能也得赌一把。中国歼-20已经部署到中印边境,巴基斯坦的JF-17枭龙天天在克什米尔晃悠,自家苏-30机队老化严重,阵风数量又不够。

GCAP号称能带10吨弹药、AI指挥无人机群,纸面数据碾压F-35,确实能解燃眉之急。但最关键的是政治选择——跟着美日混,就得和俄罗斯渐行渐远;要是缩了,又可能错过军事科技跃升的最后班车。


这场合作成败,直接影响印太格局。若成了,QUAD将拥有兼容的战斗机体系,围堵中国多张硬牌;若崩了,俄罗斯会趁机推销苏-75,中国加速向巴基斯坦输血,印度反而更被动。

至于日本,赌的是印度比沙特靠谱,但别忘了新德里最擅长“战略自主”——当年退出RCEP贸易协定、拒绝加入“一带一路”,可从来没按别人剧本走过。

现在压力全在莫迪政府:要技术还是要主权?要快还是要稳?2027年GCAP原型机亮相前,印度必须作出选择。但无论如何,这步棋之后,中俄对印政策必然调整,南海和克什米尔的军事平衡也可能重新洗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