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也是“走出大山”中的一员,我还会返回到故乡老家吗?
媒体上跟随时代也反映时代的宣传口号不多,但是,那一句“走出大山”倒还是一直在说。时代在发展,很多口号已经不能与时俱进,已经不合时宜,但是,“走出大山”却还在媒体上出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还是有很多很多人还没有走出大山,他们还依旧在大山里?
好像按照媒体上报道的,比如说权威的央视的诸多报道,确实是这样的,能走出大山的,已经走出大山的,不说是凤毛麟角,也是人中龙凤,因为,真的是很不容易。
按字面上来理解,所谓的“走出大山”当然不是指的是脚步走出大山去这么简单。
我个人一直不赞同的一个观点,就是鼓励倡导“走出大山”,当做是一种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而不是提倡和鼓励要回报家乡,帮助家乡,带动家乡的发展,改变家乡的面貌。这,不是更应该提倡和鼓励的么?看媒体报道,那么多的人经过千辛万苦走出了大山,都一去不回头,难道他们都这么狠心么?难道他们都这么忍心么?
相对外面世界的富裕和繁华,大山里的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媒体也都不忌讳地如实报道了。难道就真的没有人,立志要返乡,要把家乡建设得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富裕繁华吗?
如果我也是这“走出大山”中的一员,我会放弃外面的世界,再返回家乡,继续做一个“山里人”吗?就算我想,或许父母家人都不会允许我这样。
就像很多的做父母的,他们自己做保安,做清洁工,含辛茹苦,甚至兄弟姐妹不得不辍学,甚至倾家荡产供子女求学读书,这样全家人做出牺牲,祈盼的是什么呢?到头来,子女大学毕业了,博士硕士毕业了之后,也要去做保安去做清洁工去送快递去送外卖,再去重复父母的生活,父母会答应的么?父母的心理会承受得了吗?或者自己觉得对得起父母家人吗?
那些走出大山的人,他们付出的艰难更多得多,承载的是全家人的希望。就算是返回家乡,凭一己之力,是无力改变家乡的,那么,也只能一去不回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