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对每位女性来说都有独特的意义,孕期是每位母亲一生中欣喜和奇妙的时光,在这奇妙的280天里,身体和心情都会经历各种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应对怀孕所带来的身心改变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准爸爸妈妈需要学习各种孕产相关知识。”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由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院长应豪、护理部主任段霞主编的《我的怀孕书一日一记》新书正式发布。“这是一本比孕期APP更专业、权威、全面的孕产指导书。以周为纲、以妊娠40周为线,每周设定一个主题,逐步讲述孕妈妈及胎儿的变化状况、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和相关知识,包括孕前检查、孕妇美妆、孕期检查、孕期营养、疾病防治、胎教以及分娩准备。”应豪介绍,小到穿衣穿鞋、大到产检分娩,涵盖孕期生活的方方面面,紧跟孕期生活每一时刻,“希望通过专业医学科普,为每一位孕妈妈提供中立、客观、科学、贴心的支持,全方位呵护母婴健康。”
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处长徐奕丽表示,孕产期健康管理是妇幼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希望借助社会力量,共同营造关爱孕产家庭的良好氛围,让科学的孕育知识深入人心,让生育友好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
应豪坦言,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准妈妈们在孕期常常面临各种困惑,却缺乏全面、科学又通俗易懂的指导资料。“因此,我们想打破‘教科书式’的科普,让知识带着温度落地。”为此,该书以一日一记的形式呈现孕期各个阶段的要点,串联起280天的孕期生活,发布仪式现场同时启动公益赠书计划,后续将向更多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免费赠书,让科学的孕期知识惠及更广泛群体。
去年底,本市印发《上海市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要求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生殖保健技术研发应用,提升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产后保健等生育医疗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改善产妇生育体验,并提出“全市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坚持儿童优先发展,并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医院等。应豪认为,建设生育友好型医院需要围绕五个“度”:除了医疗的专业度,更要注重医疗服务的长度、宽度和温度,以及人文关怀的厚度。
一妇婴党委副书记左瑛表示,作为妇产科专科医院,一妇婴将继续通过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原标题:《母亲节|新手父母的科普礼物:280天的一日一记,用专业营造“生育友好”》
栏目主编:顾泳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