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个“业余选手”,居然干翻了七冠王、三届冠军,最后站上了世界斯诺克之巅?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拿下亚洲首个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男人,开的是库里南,戴的是百达翡丽,却在家里,一直不是最被看好的那个。

28岁的赵心童,如今是风头最劲的中国选手。他不是一夜成名,但他赢得太漂亮了。



击败偶像奥沙利文,战胜老将威廉姆斯,登顶谢菲尔德的克鲁斯堡——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十几天之内。

但夺冠只是表面,他真正厉害的,是从低谷里走出来那口气。

一、出身体面,却选了“最难走的路”

赵心童,1997年出生于深圳。

家境不错。父亲是深圳罗湖区医院的副院长,母亲也是医生。

一家人讲究、体面、规矩。亲戚朋友提起他家,总是四个字:“书香门第”。



他小时候并不显眼,学习中等,性格文静,干什么都慢半拍。

直到有一次,父亲带他去台球厅,他在那一方绿色球台上“动都不想动”。

台球,成了他一眼钟情的东西。

很多人不理解,家里有背景,为啥不送去学钢琴、学英语,偏偏学这冷门的斯诺克?但赵心童不犹豫,他说:“打球,我就开心。”

父母其实一开始是反对的。但赵心童天天吵着要去练。

后来,父亲干脆在家里给他改了间台球房,又专门托关系,把他送到丁俊晖的教练伍文忠那学球。



伍文忠一见这孩子就喜欢上了。打球稳,不怕输,不急躁。最重要的,是那股认真劲儿,像是把所有力气都往球台上压。

15岁那年,赵心童被送去英国学球。他一个人住在谢菲尔德郊区的球馆楼上,训练、吃饭、睡觉,日子单调得像一口老钟摆。

有钱人家的孩子很多,但能吃这种苦的,不多。

他能从英国的Q School一路打进职业赛场,不靠背景,就靠那一杆一杆打出来的成绩。

二、感情世界里,他却是个十足的“纯情男孩”

很多人看他冷冷的样子,以为他感情也很理性。其实不然,他谈起恋爱来,既认真又投入。

他的女朋友叫林可鑫,英文名Lynn,是个英国华裔,剑桥大学心理学硕士。

两人认识是在一次慈善赛。当时赵心童状态不好,赛后情绪爆发,在休息室崩溃了。

林可鑫是义工,刚好在旁边,用中文跟他聊了几句,还引导他做了一次深呼吸训练。



那一刻,赵心童一下子安静下来。

从那之后,两人开始联系。林可鑫学术好,长得漂亮,而且家境也不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女儿”。

本来都准备去哈佛读博了,却因为赵心童,在他最难的时候留了下来。

禁赛那年,他几乎是被整个舆论抛弃的。

没有比赛打、没奖金拿、没有品牌愿意签他。但林可鑫没走。



她搬到谢菲尔德一个公寓,白天开远程学术会议,晚上陪他练球。

最难的那段时间,她陪着他从Q Tour一点点打回来,看他一场场赢,看他重新站上球台,直到成为冠军。

夺冠那晚,赵心童把她请上领奖台。当着全球直播镜头,轻轻牵起她的手。

台下全场起立,那掌声,跟冠军无关,跟爱情有关。

三、跌倒的地方,他站起来给世界看了

赵心童曾被誉为“中国斯诺克最有希望的新星”,但2023年的赌球风波,把他从高台上一下拉到了谷底。



他没打假球,却“替朋友下注”。虽说没拿钱,没做假,但也违反了规则。

被禁赛20个月,名誉扫地。那年,他什么都没了,连世界排名都清零。

很多人以为他完了。但他没解释,没哭诉,也没卖惨。他只是把自己锁进球馆,重新练球,从Q Tour这种最难的赛道重新开始。

比赛很多,奖金很少,累不说,还没人关注。但赵心童每场都咬牙打完。他用行动证明——错可以犯,但错不能毁掉一辈子。



2025年4月,他靠积分拿到世锦赛外卡,资格赛四战全胜,正赛一路击败强敌,直到站在决赛场上。

对面是老牌冠军马克·威廉姆斯,经验丰富、心理稳定。但赵心童没慌,没怕。

他稳住了每一局的节奏,进攻果断,防守扎实。

最终,18比12,他赢了。



夺冠那一刻,他没喊没笑,只是轻轻地把国旗披在身上,然后站在聚光灯下,望向观众席的方向。

很多人说,那一眼里,有孤独、有委屈、有骄傲,也有告别。

不是告别球台,而是告别那个曾经跌倒、被误解的自己。

尾声

赵心童如今还在英国,虽然拿下了冠军,但他还不能在国内参赛,禁令要到7月才结束。

他没接广告、没上综艺,只是照常练球、恢复状态。

有人问他未来会怎样,他笑笑说:“我就是想把球打好。”



这个从小在医生家庭里长大的男孩,家里人个个都是专业精英,自己却选了一条最“不体面”的职业路。

如今再看,他开的是库里南,戴的是百达翡丽,赢的是世界冠军,可回家吃饭时,还得喊一声“爸,我回来啦”。

所以说——别小看一个不声不响干大事的人。



赵心童,那个曾被禁赛、被质疑的“业余选手”,如今,正悄悄地,把中国斯诺克,带到了世界的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