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策

执笔 述策团队



周报



目录

综述

过去一周,“述策”团队搜集选编了10条全球涉台军事活动资讯。台湾方面7条:1.台向美所购500枚“毒刺”导弹预计今年交付,另购2121枚预计2031年前交付完成;2.台海军称“海鲲号”进入海测前最后准备,确保11月依约交付;3.台“国防部”年度施政绩效报告,透露本年度“汉光”军演实兵演练部分召训2万名后备军人;4.台采购“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预计下周在九鹏基地首次试射;5.台542旅空投军品接收训练;6.台586旅炮兵营实弹射击;7.台“国防安全研究院”公布民调,显示台民众仍有较强“国防”共识。外台军事动态3条:1.美国会通过2部涉台法案;2.美海军基地舰“基思号”首赴日本完成维保;3.五眼联盟进一步扩大情报资源共享。

从本期开始,《涉台军事动态周报》word版全文仅对单位用户开放。

1.台向美所购500枚“毒刺”导弹预计今年交付,另购2121枚预计2031年前交付完成


台军操作“神器”


基本情况


据台媒“中时新闻网”5月8日消息,2017年底,台海军司令部向美采购250枚便携式“毒刺”导弹、70套发射系统及62套敌我识别器。次年,台陆军又采购250枚“毒刺”导弹、108套发射系统和108套敌我识别器。但受疫情和俄乌战争等因素影响,预计延长至今年一次性全部交货。据台“国防部”近期送交“立法院”的报告显示,将增购“毒刺”导弹2121枚(含陆军1985枚、海军45枚及宪兵91枚),发射器585套(含陆军549套、海军15套及宪兵21套),执行期延长至2031年。

重要细节


(1)“毒刺” 防空导弹是美国研发的一种单兵肩射防空武器,长 152.5 厘米,弹径 7 厘米,战斗部重 1 千克,全弹重 15.65 千克;(2)导弹为鸭式气动布局,前部有两对折叠的鸭式翼,一对固定翼,一对舵面,尾部有两对“十”配置的可折叠尾翼;(3)发射装置组件由玻璃纤维发射管、易碎顶端密封盖、瞄准器、干燥剂、冷却线路、陀螺仪-视轴线圈和携带吊带等组成;(4)采用红外/紫外双色探测器及两个微处理器,可处理 3.5-5.0 微米波长的红外信号和 0.3-0.4 微米波长的紫外信号,能有效分辨背景信号、诱饵与目标之间的差别,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实现全方位探测和自导引;(5)动力系统采用由美国大西洋研究公司制造的助推器和主发动机。助推器为 Marc 型,在发射筒内燃烧完毕,提供导弹初速度和滚转速度,并在安全距离与导弹分离。主发动机为 Mk27 型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导弹离筒 7-8 米后点火,将导弹加速到最大飞行速度。(6)导弹采用预制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及触发引信,战斗部质量为 1 千克。引信和炸药装在圆柱形壳体内,当导弹飞离射手达到安全距离后,引信保险打开,若发射后 20 秒内未拦截到目标,则由自毁电路引爆战斗部。(7)基本型毒刺导弹射程为 300-5000 米,射高 10-3000 米,改进型如 FIM-92E 等有效射程可增加到约 8000 米,射高也有所提升。(8)导弹最高速度可达 2.2 马赫,能够快速接近目标。采用光学瞄准和红外制导,单发命中概率为 75%。(9)导弹一般有密集部署、混合部署、机动部署和集中部署四种方式,可用于要点防御、补充其他防空武器不足、支援行进中的部队以及协同其他防空武器共同完成防空任务。(10)主要用于战地前沿和要地防空,可在干扰环境中对抗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和现代化的隐形固定翼飞机,也可由伞兵携带快速部署于敌军后方,还可安装在悍马改装的复仇者防空系统载具上或 M2 布莱德雷步兵坦克上,直升机发射版被称为 ATA 或 AIM-92 Stinger。

“述策”团队短评

关于台湾向美国购买“毒刺”导弹,除了媒体报道的上述消息,还应该了解更多的情况——特别是这之前的情况,对有关信息才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据美国智库FDD于2025年4月新出台的报告《美国知名智库:美国同时武装支持台湾、乌克兰、以色列的能力评估和对策建议》(述策团队有中译本,约4万余字),美国通过“总统提取权”向乌克兰供应了2000多枚“毒刺”导弹。另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1990至2015年间,台湾已从美国接收了2223枚“毒刺”导弹。美国陆军计划到2025年将“毒刺”导弹的翻新率提高到每月60枚,比2023年的水平提高50%。此前,旧系统的翻新已于2020年结束。制造新导弹的生产线大约20年前就已关闭,偶尔为外国客户生产少量系统。因此,导弹的导引头组件已停产,需要重新设计并生产,预计到2026年才能大规模交付新导弹。该组件量产后将实现新的产能,如果台湾决定购买更多系统或美国决定通过“总统提取权”向台湾供应“毒刺”导弹,新产能将发挥作用。生产线部分关闭是向台湾交付延迟的原因,包括为什么最初的订单在2022年俄乌冲突前六年内都未履行完毕。无论如何,预计台湾将在2025年收到其订购的“毒刺”导弹,而提取美国现有库存给乌克兰供应成品“毒刺”导弹并未延迟为台湾生产新的“毒刺”导弹。值得注意的是,“毒刺”导弹属于点防御武器,只能应对低空慢速目标,如直升机、无人机等。面对大规模、高强度的现代化空袭,其作用有限,难以构建有效的区域防空体系。依靠大量采购 “毒刺”导弹来提升整体防空能力,似乎不切实际。购买 “毒刺”导弹这种单兵武器,也难以弥补两岸军事力量的悬殊差距。不过是为美国贡献GPD,充当美遏制大陆的马前卒”。

“述策团队”创始人简介

许述,军事学博士,出版《这才是美军》《兵道》《这也是美军:美军的50个弱点》;从军约20年,曾在战区级机关工作;退役后立“述策”团队,专门研究美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