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病房里转醒的老伴儿,刘阿姨总算放心了,谁能想到之前身体不错的老张,会突然半边身子无法动弹。

送医就诊后,医生怀疑是中风,结果血管造影图发现他血管堵塞严重,不治疗的话随时还可能再次中风。

经过积极治疗,医生从他血管中将血栓取出,发现血栓比小拇指还长。


问诊后了解到,原来老张喜欢吃油条,有时候早上吃了晚上还吃,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吃点心。医生解释:很多血栓都是吃出来的,有些食物堪称是“血栓大户”,一定要少吃!

一、很多血栓是吃出来的,这些食物尽量少吃

血栓是指人体血液中凝固的小血块,发病率高且隐匿性强。血栓不但在老年人中高发,而且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血栓如果越长越大,就会堵塞血管,影响器官功能,一旦血栓脱落还可能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副秘书长、注册营养师谷传玲提醒:下面这几种食物会加速血栓的形成,尽量要少吃!

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椰子油、猪油、肥肉、黄油等食物,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尽量要少吃或不吃。

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本身胆固醇高的人,要少吃高胆固醇食物。

盐:盐分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血管弹性,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和血栓风险,因此预防血栓要少吃盐。

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蛋糕、三合一咖啡、饼干、甜点等食物中,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吃多了可能会导致坏胆固醇水平升高,好胆固醇水平降低,不利于身体健康。


二、血栓来临时,身体或发出四个信号,别忽视

航空总医院神经外三科主任医师金永健指出:血管堵塞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长此以往积累所致。如果出现下面几种症状,要警惕是血栓来临!

四肢麻木:人体内的血栓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四肢因供血不足出现麻木现象。

小腿肿胀:静脉中形成血栓,会导致血液无法回流到心脏,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会扩散到腿部,进而引发单侧腿肿症状。

出现晕眩:不明原因突然出现的眩晕症状,是脑血栓常见的预兆,频繁发生的话,要尽早到医院就诊。

出现跛行:血管受堵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而且走一会儿就觉得腿酸,需要休息会儿再走。


三、这5类人容易出现血栓,看你中招了没?

有几类人是血栓的高危人群,这几类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1、孕妇

北京协和医院产科主任医师马良坤表示: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很容易形成血栓。据统计,孕妇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可达非妊娠期的四倍,孕晚期和产后六周左右更是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危时期。

2、骨折老人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骨质疏松专科侯蕾指出:骨折后长期躺在床上不懂的人,血流缓慢,很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进入肺循环,就可能引发肺栓塞。


3、久坐族

北京石景山医院血管外科医师黄柳桓提醒:久坐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关,像长时间乘坐动车、飞机等,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二到四倍。

4、髋关节置换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雷玮表示:髋关节置换后要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这种并发症导致的患者术后死亡率占比超过50%。

5、肿瘤患者

重庆市肿瘤医院营养科医师冯长艳介绍:癌症患者出现静脉血栓的风险,是非癌症患者的六倍,因为癌症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很多癌症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很容易又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江苏省人民医院姜海英和吴畅提醒:要从平常做好血栓的预防,保证健康饮食,多吃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多喝水,尽早戒烟限酒。还要做到适当运动,学会纾解压力,合理用药,定期进行体检筛查等。

很多血栓都是吃出来的,因此平常要注意管住嘴,还要注意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有异常症状出现,要小心血栓作祟。以上一些血栓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做好血栓的防治。


参考资料:

[1]《血栓最怕这5类食物,告诉家人要多吃!》.科普中国.2023年12月2日

[2]《留意!这种血型更易发生血栓!记住几点,简单又管用!》.健康时报.2021年6月25日

[3]《远离血栓,这5点不能忽视》.健康报.2024年10月24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