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的日子》节奏太快,一两集一个案件,往往还没反应过来,下一个案子就开始了。

该剧改编自蓝衣《一个刑警的日子》,原作者是一名从警23年的北京刑警。

书中涉及到的案件,都是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件,因为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看完之后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对比原著中的痛击人心,或许是怕观众难以接受,电视剧拍的还是太保守。

这三个案子甚至改了设定,给主人公一个美化过的结局。



鹿冰案:亲母子变养母子,儿子手刃双亲

在鹿冰弑母案中,受害人和嫌疑人是养母子关系。

养母王允抚养鹿冰长大,却对其长达二十余年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控制。

鹿冰因为压抑的爱变得扭曲,性格变得控制,当养母要拆散他跟女友,并给女友泼脏水时,鹿冰杀了王允。

在他看来,唯有这种方法才能得到解脱,彻底摆脱被养母控制的人生。



在原著中,王允和鹿冰竟是亲母子关系。

甚至在行凶过程中,鹿冰杀害的除了母亲,还有父亲。

将亲母子改为养母子,手刃双亲变为弑母,一定程度上减轻案件带给观众的震撼。

但案件的主题没变,同样在告诫观众,偏执的爱终将遭到反噬。



汤小茹案:表舅变陌生人,13岁改16岁

16岁的少女汤小茹被发现已怀孕六个月,嫌疑人竟然是父亲生前的同事汤小秋。

在原著中,汤小秋不是爸爸的同事,而是妈妈白小菊的亲表弟,是汤小茹的亲表舅。

汤小茹不是16岁,而是13岁,而且13岁不是第一次被侵犯,而是很早就被侵犯了。

只不过那时候还没来月事,所以没被发现,直到13岁来了月事,又没做措施,这才导致怀孕。



剧版对人物关系的更改和年纪的更改,弱化了案子带给人的震撼,可其引发的深思却没减弱。

如果母亲白小菊对女儿的关心更多点,平日里能跟女儿多谈心。

或许汤小茹不会被侵犯多年,也不会怀孕6个月难以动手术只能无奈生下孩子。



儿童绑架案:冻死改抢救成功,被害改拐卖

儿童绑架案中,第一个和第三个是同一人所为,第二个是熟人作案。

第二位嫌疑人就因为老板开除了他,便怀恨在心绑了孩子,随手扔到气温低荒郊野外。

被捕时,嫌疑人不愿透露消息,怀着侥幸心理赌刑警找不到人。

直到黄队说出“孩子死你死,孩子活着你才有机会活”,嫌疑人才敢说出实情。

找到孩子时,孩子已经冻得失去意识,抢救一晚上才脱离危险。



可在原著中,嫌疑人扛了一晚上才说出所在地,等刘子明等人找到孩子时,孩子已经冻死了。

嫌疑人之所以不肯说,是他本就没打算让孩子活,因为是熟人,孩子看到了他的脸。



第一个嫌疑人落网时,才知道他为什么只要赎金8000和10000。

因为有前科,一直找不到工作,没钱花了就想到绑架。

他穿着保安的制服去游戏厅看到逃学打游戏的小学生,吓唬他们跟自己走。

带到荒郊野外时打电话和准备赎金,然后把孩子随便扔到一个水井里。

拿到赎金后就逃之夭夭,没钱了继续作案。



剧中第一个孩子被找到,说的是嫌疑人把孩子卖到山里又赚了一笔。

可在原著中,嫌疑人看孩子哭的厉害,打的他满头是血,然后扔到污水井。

因为是外地人,对地形不熟悉,也忘了是哪个水井。

刘子明等人翻遍全市的水井才找到孩子,但那时已经过去八个月,孩子已经成了一堆白骨。

他们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便是污水井里含有大量沼气,他们接到报案时,孩子已经死了。



三个孩子仅一个存活,背后是两个家庭的破碎。

剧中让孩子们都活了下来,让人松了一口气。

两个嫌疑人都想致孩子于死地,因为他们都不懂法没有文化,甚至觉得这不是一件什么大事。

直到背上人命,要被绳之以法时,才感觉到后怕。



《刑警的日子》这三个案子,看的人胆战心惊,看完原著后更觉得心里难受。

电视剧美化结局,拍的有点儿保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希望现实也是如此的结局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