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一
Q:
请问,我老家在山东小城,前些年也是学区房很贵,一条街能差几十万。但今年突然间就跌了好多,尤其是老破大跌的最狠,跟旁边差学区的已经差不多了。我想问问北京是不是也会这种情况?当然我们老家是特殊,出生的孩子本来就少,又有很多都跑到济南北京和天津去了,所以下跌明显。但如果这是人口趋势导致的,是不是北京也多少也得降啊?
我在北京的小区是在学院路学区的,学区挺一般的,看您的说法是溢价并不高,有没有必要换到旁边的朝阳区?我家是肯定用不上学位的,只是想避免损失。
A:
1、一条街能差几十万?那您老家是房价够贵的,均价至少在1万左右了吧,甚至更高,这就不是“小城”了吧?再或者是前几年炒作的太厉害,导致溢价太高了,所以才有这么多的差价?
2、北京当然也有可能是降低溢价率了,但也得看具体的学区质量。参考韩国首尔的江南区吧,前些年孩子多的时候全都有溢价,但过了高峰期之后,基本只有三个优质学区还保持了高溢价,而且还动不动领涨,其他对口普通校的都逐渐降的差不多了。
也可以参考咱们的台湾省台北市,前些年信义三区也都是全区溢价,相当于咱们的东西海,溢价比例也差不多。之后也是高峰期过去了,几年之后只有最牛的六所明星小学才有溢价,其他的逐年降低。
毕竟是风口期的时候猪都能飞,甚至是劣币驱逐良币,但退潮之后就知道谁在裸泳了,只有好东西才什么时候都稀缺。
3、所以按我的判断,北京在入学高峰之后,对口牛校的学区房会支撑更强,如果是宜居房产就再多一层加持,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对口普通校或不太宜居的那就得看政策了,有特殊利好的才能支撑住。
另外我不认为北京的学区溢价会暴跌,毕竟就算过了入学高峰,已经买房入学了的家庭还得住呢。所以大概率是随着一年年的孩子毕业,家长们才会卖房离开,溢价率也是逐年降低的。
4、学院路的算算溢价比例吧,如果不高的话换不换意义不大。比如说如果溢价率才5%,那置换的税费就得3%左右,再加上装修什么的就成本更高了,没必要折腾。而且我也不认为溢价部分会完全降没了,毕竟还有个学籍价值呢。所以具体计算一下溢价率吧,然后再说换不换与值不值得。
仅供参考。
二
Q:
请问,我儿子在北京东城区**工作五年了,无户口但有首房资格。我近期因为***有400万现金,准备再贷款一些,在东三环附近买个二居的二手房。最好是地铁附近,保值好,不要太旧,学区上等,配套齐全,物业负责任,将来换房的话好出手。
我去北京好几次了,看了很多的小区,但很茫然,不知道该看哪里了。请给建议,如果有合适的房子也可以推荐。
A:
1、因为***有400万,儿子还在北京的**单位工作?我不知道您说的是真是假,但即便是真的也最好别宣扬吧,有可能惹麻烦,至少是被喷。
2、准备再贷款多少啊?常规建议是至少100多万,否则贷款比例太低的话就浪费首贷资格了。但这看自己的月供能力吧,控制风险即可。
不过您这要求可够高的,房龄新的两居就是商品房,常规8/90平吧。然后学区上等的话一般就是东城区,那这房的价格可就挺高的了,基本800万起步。在朝阳的话也便宜不了多少,大户型的话更贵,比如帝景学区的基本千万了,贷那么多的款合适吗?月供很高的,靠**单位的工资还月供不太可能吧?
所以还是先做总价预算吧,如果总价高那就好办了,东三环买珠江帝景的就行,各项兼顾。还有东北三环太阳宫的,这选择就更多了,就是都不便宜。
3、总之您这要求偏高,还是先明确预算吧,要不然不太好聊。另外如果没结婚,常规建议是别太早准备学区房,毕竟现在还算入学高峰期,好学区的溢价都不低,导致居住的性价比就降低了,还增加了保值风险。
仅供参考。
三
Q:
请问,我是有两套soho,一套商住两用的公寓,一套商铺。商铺已经在准备出手了,但公寓没想好,您觉得有必要留着吗?另外传说潘石屹有可能成立个基金,回购soho的公寓后整体改造,也有传闻是收购经营权,您觉得有可能吗?
A:
1、公寓是70年的吗?如果是注重租金就留着吧,注重升值什么的留不留的意义不大。以后价格走势的最好成绩就是不再落后大盘,不太可能逆袭。或者说如果是我就不留着了,除了租金之外的各方面都不占优。
2、老潘成立基金回购Soho公寓?除非他疯了,否则不可能。真要有钱干嘛回购啊,趁着地价低直接拿地开发新的好不好啊?利润比买二手的高多了。
收购经营权,这不就是二房东吗?也不太可能,太麻烦了,只有小公司才愿意干,挣个拼缝儿的辛苦钱而已。老潘既然是不缺钱,那何必费劲巴拉的挣这点儿小钱呢,直接整租个整体产权的项目好不好啊?利润更高+麻烦事儿更少。
3、总之我不信这些传言,在商业逻辑上讲不通。另外如果是我就不留着公寓了,除非是很注重租金收益率。
仅供参考。
四
Q:
请问,我的户口在西城区,目前是集体户,工作地点在金融街。名下在老家有一套全款购买的商品房,在北京无房。
如果准备在京购房,请问:
1、老家的房产是否影响北京购房资格?对将来的房产税是否有影响?
2、我预计后年结婚,目前买房是否需要考虑学区?如果考虑,哪个学区的性价比最高?如果不用考虑,请告知理由。
3、按照目前的楼市行情,请问何时购房为合适的时机?
A:
1、外地房产不影响北京的购房资格,既然是全款的也就不影响贷款资格。大概率对未来的房产税没影响,因为这必定是“地税”,没必要跨城合并征收,否则麻烦事儿太多。
2、是否考虑学区看预算,如果很高那就可以考虑,比如上千万甚至更高的预算,那就能买到各项都兼顾的,何必不一步到位呢?如果不是太高,比如千万以下或小几百万的,那在东西城是买不到溢价太低的学区房的,居住的性价比不高,还得承担溢价部分的保值风险。海淀是能买到溢价低的,但学区排名就不高了。
不过千万左右或更高点儿的预算,在朝阳是能买到溢价率低的学区房的,甚至有可能没有溢价,那就算各项兼顾了,居住的性价比正常。
另外如果是在石景山,那也能买到溢价低的学区房的,完全没溢价也不难。所以还是先说总价预算吧,然后再聊是否买学区房,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
3、房子是用来住的,有居住的需求就买呗,不着急就再等等。可以关注成交量和政策,如果成交量再次走高+有政策利好就做准备,出现一项就关注,都没有就等着瞧。
仅供参考。
五
Q:
请问,我家兄弟俩,父母名下两套南三环老破小是给我们每人一套,本来想用赠与方式,但咨询中介后得知,如果名下有房的话那并不能省钱,过户费,请问有没有其他方式?或者我们也想过干脆卖掉,但只能卖一套,另一套还得住,只卖洋桥的,保留西罗园的您觉得合适吗?
再有一个方案是直接过户给我们的孩子,避免了将来的再次过户费,您觉得哪个方案合适?
A:
1、兄弟俩名下都有房是吧?那赠与等同于买卖,省不了什么钱。其他没什么方式,要不就等着继承呗,最常规的方案,到时候政策也或许有变化。
2、西罗园和洋桥,这俩地段儿在我看来没什么区别,挨着啊,可以算作一个板块。卖掉也没什么不合适的,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都住不上那就卖掉分钱呗,省的老得惦记这事儿。
3、直接过户给孩子,确实是能避免再次过户的费用。但一般没必要这么早就把财产给孩子吧?反正我家不会这么干。尤其是如果孩子还年轻,名下多出巨额资产合适吗?
4、总之这几个方案我都没什么建议,这属于家务事儿,只能是自己决定。
仅供参考。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