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同时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老百姓给予他无限的尊敬。

很多时候,当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时,在百姓的心中,主席似乎已经是无所不能的。

其实主席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有着感情的普通人。

在主席去世后,李银桥作为主席身边的卫士长,后来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有血有泪的毛主席,并且表示主席其实也有“三怕”。

按理说,主席经历过无数次大风大浪,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为什么还会有害怕的时候呢?主席的“三怕”又到底是什么?



图丨毛主席

卫士长李银桥和主席

对于李银桥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是毛主席身边最后一任的卫士长,他陪在毛主席身边,整整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而他也和毛主席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

可以说,他是主席一生之中最信任的卫士,也并不为过。

1962年,李银桥调到天津工作,临行前,毛主席曾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道:“银桥,你走了以后,我的身边再也没有卫士长了。

你就是我的最后一任卫士长,以后我们要常书信联系。”

其实,从毛主席打心底,也不希望李银桥离开他,但是为了不耽误李银桥的前途和发展,毛主席也只能忍着不舍,送他离开北京。



图丨毛主席和李银桥

在毛主席的心里面,在李银桥陪伴他十五年的风风雨雨中,两个人之间,早就不单单是简单的工作上下级。

对于毛主席来说,李银桥更是像亲人一样的存在,因为种种原因,毛主席一年到头,都未必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几面,但是李银桥却是每天都可以和他朝夕相处。

这也就是为什么主席常说,李银桥比主席的孩子,还要了解主席的原因之一。

主席曾表示过,他自己的家事,就算可以瞒得了所有人,都瞒不过李银桥这个卫士长,也就是主席这样子的评价,也足以说明,李银桥和毛主席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毛主席逝世之后,大家为了铭记伟人,寻找伟人生前的点点滴滴,首当其冲想到的,就是卫士长李银桥。



图丨李银桥

当李银桥面对记者时,也毫无保留地,关于毛主席生前的一点一滴,都告诉了记者。

记者询问了很多的问题,李银桥都会耐心地一一作答,李银桥表示,他在主席身边,待了很多年,对于毛主席,不论是从生活习惯中,还是从毛主席的思想上,他都会把所有的事情如实说出来。

因为据李银桥的回忆,主席生前和他谈过此事,主席对他说道:“银桥,我现在还在世,我活着的时候请不要写我,等我走了后,可以写我并且要如实的写我。”

在《卫士长谈毛主席》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毛主席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恰恰也就是这些小事,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伟人,同时也给世人展示了毛主席的“三怕”:怕流泪、怕流血、怕饶命。



图丨李银桥

毛主席怕流泪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李银桥曾说过:“毛主席在这三怕之中,最害怕的就是有人掉眼泪。”

要知道,在毛主席一生的坎坷经历中,经历的都是腥风血雨的恶仗,毛主席都不曾皱一下眉头,但是却为何害怕别人掉眼泪呢?

原来,主席在当年行军中,也曾发生过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毛主席是一位非常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不管遇到多么恶劣的情况,哪怕是九死一生的局面,都不曾让毛主席掉过一滴眼泪。

只是毛主席唯独害怕,见到穷苦大众的眼泪,只要看到老百姓掉眼泪时,主席也会禁不住流泪。



图丨燕泪

1934年,由于李德博古的错误指挥,红军不仅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还在强渡湘江之时,造成了非常大的代价。

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红军主力从8万人锐减成3万人,红一和红三军团以非常大的牺牲的代价,换来了中央警卫队突破湘江的胜利。

幸而之后在开展的遵义会议上,重新确立了以毛主席为领导方针的政策。

而在红军继续行军的路途中,毛主席来到了贵州剑河县时,看到了很多贫苦的百姓,没有地方居住,只得临时住在了,他们自己搭建的茅草屋、土房子中。

就在这时,前方的队伍突然地停了下来,当毛主席赶忙来到队伍前方时,他发现,在道路一侧的树墩旁,有两个人正奄奄一息,看着过路的红军战士。



图丨红军

一名是六七十岁的老婆婆,她怀里抱着的,是不到十岁的小孙子。

此时的贵州正值三九天,气候非常的寒冷,而这一老一小显然没有棉衣,来抵御这寒冷的冬天,他们身上穿的,也只是单薄的粗布衣服。

通过了解,毛主席得知,这名老婆婆的家中,已经没有男性了,男性都被国民政府抓了壮丁,家中地里的粮食,也都被当地的豪绅抢光了,这一老一少无奈之下,只能一路讨饭,走到了这里。

只见老婆婆满眼都是泪水,这些泪水彷佛也击中了毛主席的心窝,毛主席的眼中,也早已有了眼泪,在不停地打转。

主席没有一丝犹豫,脱下了身上打着补丁的棉衣,蹲下来默默地披在了老婆婆的身上。



图丨毛主席

同时,又拿出了仅剩不多的干粮,递给了老婆婆,并说道:“老人家,您要勇敢地活下去,我们是红军的队伍,您放心,以后会有好日子过的,您要活到那一天的到来。

就这样,在给老婆婆留下了棉衣,以及一些干粮后,毛主席继续带领着队伍匆匆赶路,而在老婆婆的心中,她也永远的记住了这群叫红军的人。

1957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四川贵州一些地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

有一次,一名警卫班的战士,在回家探亲后,给主席带来了,他家乡最好的特产——又黑又硬的窝窝头。

当主席看到了这个特别的礼物时,久久都没有说话,只见主席把窝窝头放在嘴边,用力地咬了一块下来,慢慢咀嚼着。



图丨毛主席

在一旁的李银桥见到此状,立刻准备拿开主席手上的窝窝头。

主席立刻说道:“我为什么吃不了,我也是农民的儿子,天下百姓都吃这个,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我们的新中国都已经成立了,人民也都当家作主了,怎么还会有人吃这个东西呢?

说着说着,毛主席的眼角,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两行热泪。

在这之后,主席也便开始提出了“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从而逐渐地,让当地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



图丨毛主席

毛主席怕流血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毛主席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无产阶级战士,一生当中更是经历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战斗,为何会怕流血呢?

原来,毛主席并不是怕他自己流血,他最担心最害怕的,还是看到身边的革命战友流血、牺牲。

1935年,红军刚经历过大渡河,大家都很疲惫,但是后面还有国民党的追兵,毛主席只得带领部队前往附近的甘竹山,大家必须爬过这座山,才可以彻底甩脱国民党的追兵。

爬山爬到一半的时候,所有的红军战士,都已经精疲力竭了,于是毛主席便带领大家,找到了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进行休整。

休息的时候,毛主席为了让大家放松,也会讲一些好笑的故事,以此来让大家一起放松放松。



图丨毛主席

时任毛主席的警卫员,胡昌保就很喜欢听主席讲故事,但是为了主席和部队的安危,即使是在休息,他也必须打起精神,警戒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当大家休整过后,主席继续带领大家赶路,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了国民党敌机的轰鸣声,速度很快,这个时候在想找地方躲避,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胡昌保让战士们立刻就地趴下,尽可能地找掩体进行保护自己,说是迟那是快,也就是大家趴下的同时,天空的敌机也扔下了几枚炸弹。

此时已经躲避好的胡昌保,抬头看了一眼炸弹掉落的轨迹,预判出来了炸弹掉落的位置,其中的一枚炸弹,将会掉落在离毛主席很近的位置。

他不顾自身安危,立刻从掩体中爬了出来,立刻跑到主席的位置,大喊一声“闪开”,并且用尽全力,一把将毛主席推出好几米远。



图丨炸弹爆炸

而也就在这时,炸弹瞬间爆炸.......巨大的气浪扬起了漫天的尘土,而当炸弹的硝烟散去,主席最先反应过来后,第一时间立刻朝着胡昌保的位置爬过去。

当其他战士也朝着爆炸位置赶过去时,只见主席跪在地上,身上都是血,可把战士们吓得不轻,但是仔细一看,主席并没有受伤,原来是警卫员胡昌保的血。

因为在爆炸的一瞬间,主席虽然被胡昌保顺利地推到了安全地带,但是他自己却正好在炸弹的中心,因此,他承受了炸弹绝大多数的杀伤力。

毛主席跪在地上,将此时生命极速流逝的胡昌保抱在怀中,呼唤着他:“小胡,小胡同志。”只见他的身上到处都是血淋淋的伤口,毛主席心痛地呼唤着他的名字。

过了好一会,胡昌保终于苏醒了过来,但是任谁都看得出来,他的生命即将走到了尽头,此时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图丨烈士

他强撑了受伤的身体,醒来后开口就问道:“毛主席,您受伤了吗?”在得知毛主席安然无恙后,他满意地笑了。

此时,毛主席让卫生员给胡昌保进行包扎,但是却立刻被胡昌保所拒绝:“主席,请不要浪费药品了,我快不行了,往后您要多保重身体,我不能再保护您了。”

说罢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说道:“同志们,请代替我继续保护毛主席。”就这样子,他最后不舍的看了大家一眼,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最终在主席的怀抱里,离开了人世。

此时的毛主席,也早已哭成了泪人,他紧紧的将浑身鲜血的胡昌保抱在怀中,就是不肯撒手,不断的叫着胡昌保的名字,只是再也听不到胡昌保的回应了。



图丨胡昌保之墓

而此时警卫班的战士们,见此情形也都纷纷热泪满眶,怀念他们逝去的警卫班班长胡昌保。

毛主席“怕流血”并不是怕自己流血,也不是什么所谓的“晕血症”,毛主席所害怕的,是每次看到,这鲜血背后的代价。

尤其是在行军途中的战斗,每一滴鲜血,往往都代表着一名红军战士的牺牲。

这些战士也大都是年轻的孩子,都是抱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跟着毛主席闹革命,当这些孩子牺牲时,毛主席又怎么能不心痛不自责呢?



图丨毛主席

毛主席怕饶命

据李银桥的回忆称,毛主席不仅怕血、怕流泪,也怕听到求饶声,尤其是穷苦老百姓的孩子,向主席求饶求情时。

主席往往都会心软,即使主席知道,是他们犯错误在先,但是往往还是会网开一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革命时期,毛主席率领部队刚到延安时,不得不说那会的条件非常的艰苦,有一次一名小战士因为吃不了苦,便在一个夜色中,趁着大家都熟睡的时候,偷偷跑了。

等到第二天大家发现的时候,小战士早已经跑不见了,大家为此都勃然大怒,如果是一般的战士,跑了就跑了并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他这名小战士,恰恰是警卫班的战士。

要知道作为警卫班的战士们,每天都是和各种首长在打交道,同时也会知道很多重要的情报。



图丨毛主席

假设他是被敌人的“糖衣炮弹”所诱惑,那对于党组织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损失。于是很快警卫班就组织人马,向他逃跑的方位去进行搜寻,很快将小战士又给抓了回来。

他的行为在大家的眼里,无疑是“逃兵”,对于逃兵大家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在部队中都是最大的忌讳。

况且为了追回他,组织了很多的人力和精力,本身战士们连日打仗,就很累,而此时还要专门去搜寻他,着实让一部分战士又气又恨,纷纷叫嚷着“枪毙逃兵”。

此时还在延安的窑洞中,批阅文件的毛主席得知了此事,他走了出来,看到了一个身材瘦弱的娃娃兵,被大家围在一起,蹲在地上不断的发抖。

尤其是听到大家都要枪毙他时,更是再也忍不住,大声哭喊道:“饶了我吧,我不是逃兵,我不是逃兵,我只是太想家了,想我娘了.......”说罢哭得更凶了。



图丨小红军

其实,毛主席对于“逃兵”的行为,也是非常的憎恶,因为这会直接导致红军出现重大损失,同时会对整个队伍,产生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

只是当毛主席看到被众人围在中间,不断哭喊着的小战士时,一下子就湿了眼眶,他走到中间对着大家说道:“还只是个小娃子,只是想家而已,别把小娃子吓坏了。”

有些干部认可毛主席的话,有些干部依旧坚持要“严惩”,否则后面怎么带兵打仗。

毛主席走到小战士的面前,摸了摸他的头对众多干部说道:“这次是例外,下不为例,小娃子就是想家了。

本来这个年纪,应该在家里,享受父爱母爱的,出来闹革命,没吃过这份苦,也是人之常情,让炊事班从我个人的伙食中,扣点肉给小娃子做顿好吃的,吃饱了就不想家了。”



图丨毛主席(右一)

此时的小战士,看到了挡在自己身前,为了自己而给众多干部“求情”的毛主席,也不再哭鼻子了,只是紧紧地拽着毛主席的衣服。

主席交待完众人后,又安慰了几句小战士,便继续回到屋中,批阅文件了。

之后,在毛主席的授意下,这名小战士吃了几天的好吃的,同时,毛主席还给他特批了几天的假期,让他返回家乡,看望家中的母亲。

至此,在这件事之后,这个小警卫员,便再也没有提出回家的想法,一心一意跟着毛主席走南闯北,保护毛主席的安危。

而主席也特意安排人,在闲暇时间教他认字,这样子就可以给家乡的父母写信。

而也就是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让李银桥深深地记在了脑海中,通过他的讲述,也让我们得知了,毛主席所谓的“三怕”都分别是哪些。



图丨毛主席

其实无论是“怕流血”还是“怕流泪”,亦或者是“怕求饶”,这些都不是真正让毛主席所害怕的东西,而真正让毛主席害怕的,其实是老百姓。

毛主席害怕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也害怕在当时的战争时代,老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归根到底,毛主席就是在担心,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没有过上好的日子。

今天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生活在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时代。都是当年众多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来为我们铸就了一个和平年代。

我们应当时刻铭记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并且应当把这份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这正是我们应该向先辈们学习的精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