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有人说,命运像一条河流,看似宁静的水面下藏着无数暗流。
也有人说,命运像一场棋局,每一步都布满陷阱。
林远不知道命运是什么,他只知道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深圳,一个普通的面试,让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
那天面试官看他的眼神,至今想来仍有说不清的玄机。
01
1998年夏天,湖南省XX县县城高中校门外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林远穿过人群,像要挤出一条生路。他瘦高的身材在人群中格外明显,过长的刘海遮住了前额。他抬手拨开刘海,眼睛一行一行扫过榜单,心里默念着自己的准考证号。
“找到了!”林远的手指停在了一个数字上,他的心跳也停了一拍。
分数线下,差了二十三分。
他站在那里,像一棵被雷击中的树。周围的欢呼声、抽泣声,都与他无关。他想起了父亲那双粗糙的手,想起了那句“不读书就去种地”的话。
回到家,父亲林建国正在院子里劈柴,看到他回来,只是抬了一下眼皮。
“爸,我没考上。”林远低着头说。
“啪”的一声,柴被劈成两半。林建国没说话,只是把柴刀重重地插在木墩上,转身进了屋。
林远站在院子里,听着邻居家传来的喜庆声音,那是张家的儿子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他盯着自己的脚尖,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嘲笑他。
晚上,林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他起身拿出藏在床底下的存折。那是这些年帮人修收音机、收录机攒下的钱,不多,但足够他去闯一闯。
他写了一张纸条:“爸,我去深圳了,不成功不回来。别担心我。”
凌晨四点,林远背着一个旧书包,悄悄离开了家。
坐在开往深圳的绿皮火车上,林远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风景。车厢里挤满了像他一样南下打工的年轻人,有人在打牌,有人在高声谈论深圳的高工资。
“听说深圳的工厂,一个月能拿一千多呢!”一个跟林远同村的男孩兴奋地说。
“那得有门路,要有熟人介绍。”另一个人说。
林远靠在窗边,想起高中时他趁着休息时间,自学过电路原理,修好过老师的收音机。那时候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林远,你这手艺,在城里能吃开。”
“这次,我一定要证明给他们看。”林远攥紧了拳头。
三天后,当列车缓缓驶入深圳火车站,林远被站台上的人潮吓了一跳。人群像潮水一样涌动,他被推着往前走,差点摔倒。
“站稳啦,乡下来的!”有人不耐烦地说。
林远抓紧书包带子,跟着人流出了站。站外是他从未见过的高楼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刺得他眼睛发痛。
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走到他面前:“小伙子,找工作吗?我们公司正招人,包吃包住。”
林远疑惑地点点头,跟着那人上了一辆面包车。半小时后,他被带到一个脏乱的宿舍区,那人要他先交三百元的“介绍费”。
“我给了钱,你就消失了吧?”林远抱紧了书包,后退几步。
那人脸色一变:“小子,你懂什么?这里是深圳,没人带你,你连厕所都找不到!”
林远转身就跑,身后传来那人的咒骂声。
他在陌生的街头游荡,肚子开始咕咕叫。在一家快餐店门口,他犹豫了很久,最后咬牙进去,点了最便宜的一碗面。
“你是新来的吧?”一个声音响起。林远抬头,看到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正看着他。
“嗯。”林远有些警惕。
“别紧张,我叫沈小雅,在这打工两年了。”女孩笑着说,“看你这样子,是不是被骗了?”
林远脸一红,没吭声。
“哎,我刚来的时候也一样。”沈小雅递给他一张纸,“这有几个靠谱的工厂地址,明天可以去看看,今晚先去我朋友那里凑合一下。”
林远接过纸,犹豫了一下:“为什么帮我?”
“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助嘛。”沈小雅笑着说,“你口音,跟我老家差不多。”
第二天一早,林远按着纸上的地址来到德丰电子厂。厂门口排着长队,大多数人西装革履,手里拿着厚厚的简历。
“这是招什么工呀?”林远问前面的人。
“研发部招助理,听说待遇特别好。”那人上下打量了林远一眼,“你来应聘操作工的吧?操作工在另一边排队。”
林远点点头,正要离开,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喂,你也是来应聘的吧,跟着这边走,填表格。”
“我是来应聘操作工的。”林远说。
“操作工名额满了,要不试试技术岗?”工作人员随口说道,塞给他一张表格。
林远拿着表格,看着上面的要求:“计算机/电子工程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他咬了咬牙,在学历一栏填上了“高中”,在专业技能一栏写下“能修理收音机、录音机等电子设备”。
他排在队伍最后,前面的人都西装笔挺,拿着精美的简历。轮到他时,接待的人看了一眼他的表格,眉头一皱:“高中学历?”
“我有实际操作经验。”林远急忙说。
对方摇摇头:“按规定,你可以参加笔试,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林远被带到一个大教室,里面已经坐了四十多人,都在低头答题。他拿到试卷,心里一沉,全是电子工程的专业题目。他咬着笔头,一题一题看过去,大部分看不懂,只有一道关于收音机故障排查的题目让他眼前一亮。
“收音机出现沙沙噪音,调频无法准确,可能的故障是...”
林远快速写下详细的故障排查步骤,这是他最熟悉的问题。他把自己修理收音机的经验全部写了出来,甚至画了几张简单的电路图。
交卷时,他看到周围人都写了满满几页,而他的答卷只有一题写得详细,其他都是空白。他灰心地离开了考场。
令他意外的是,第二天他收到了复试通知。
复试在一个小会议室进行,十个人被叫进去,面对五个面试官。为首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戴着眼镜,表情严肃。林远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德丰电子厂研发部总监戴明志。
“今天,我们主要测试大家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戴明志扫视着每个人,目光在林远身上停留了一秒,“每人抽一道题,现场解答。”
林远抽到的是一道关于电路设计的题目,他看了看,心里有些发虚。这道题比他平时修理的东西复杂得多。
“林远,请解答。”戴明志点了他的名字。
林远走到白板前,深吸一口气:“我没学过这么复杂的电路,但是从我修理收音机的经验来看,这个问题可能是...”
他大胆地画出一个简化版的电路图,解释了自己的思路。画完后,他紧张地看向评委们。
戴明志面无表情,但眼中闪过一丝林远看不懂的光芒。
“谢谢,请坐。”戴明志简短地说。
其他人一个接一个地回答,大多引经据典,讲了很多理论知识。林远坐在角落,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
三天后,录取名单在厂门口的公告栏贴出来。林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看,在最后一行,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林远,研发助理。
“怎么可能?”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旁边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看到这个结果,气得撕掉了自己的简历:“这不可能!一个高中生都能进,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林远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被录取了,但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不让任何人看不起他。
02
德丰电子厂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厂区宽敞明亮,设备先进。林远穿着崭新的工作服,跟在人事部的人后面参观。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电子显微镜、波形发生器、示波器...这些他只在书上见过的设备,现在就在他面前。
“这是你的工位,研发部在三楼,明天直接去报到。”人事部的人指着一个角落里的小桌子说。
林远点点头,心里有些忐忑。他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其他工位上都摆满了专业书籍和资料,墙上贴着各种证书,他的工位空空如也,像是强行插入的一块异物。
第二天上班,他提前一小时到了办公室。研发部的同事陆续到来,有人好奇地打量他,也有人视而不见。
“你就是那个高中生?”一个扎着马尾的年轻人走到林远面前,上下打量着他,“我叫肖俊,是这个部门的项目主管。”
“你好,我是林远。”林远礼貌地站起来。
“听着,不知道你是怎么进来的,但这里不是什么人都能待的。”肖俊冷冷地说,“别拖我们后腿就行。”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戴明志走了进来。所有人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
“各位,这是新来的研发助理林远。”戴明志简短地介绍,“接下来的便携式收音机项目,他会参与测试工作。肖俊,带他熟悉一下流程。”
肖俊脸色一变,但马上点头:“好的,戴总。”
戴明志看了林远一眼,没有多说什么,转身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接下来的日子,林远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测试新产品,记录数据,整理资料。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对没有系统学习过电子工程的他来说,充满了挑战。
肖俊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是测试一批电路板的性能。林远看着复杂的测试仪器,一时不知如何下手。
“这个...怎么操作?”他问肖俊。
“大学生都知道的基本操作,你不会?”肖俊嘲讽地说,“看来戴总这次真的看走眼了。”
林远脸红了,但他没有反驳。他找来设备说明书,一页一页地研究,终于在下班前完成了测试。
晚上,当其他人都离开后,林远独自留在办公室。他打开公司的技术资料库,开始自学电子工程的基础知识。从最基本的电路原理到复杂的信号处理,他一点一点地啃着这些对他来说很难的理论。
“你还没走?”沈小雅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她在企划部工作,办公室就在同一层楼。
“我想多学一点。”林远疲惫地笑了笑。
“别太拼了,深圳的公司就这样,不留情面的。”沈小雅坐到他旁边,“听说你是被戴总亲自点名的?”
“是吗?我不知道。”林远有些惊讶。
“嗯,研发部的人都在议论。”沈小雅说,“戴总平时很严厉的,特别对新人,你要小心。”
林远点点头,想起了戴明志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远逐渐适应了公司的节奏。他每天比别人早到,比别人晚走,利用一切时间自学。他的桌上开始堆满了笔记和资料,有时候他会在纸上画电路图,思考如何改进。
一天,公司的一台示波器出现了问题,技术人员们都在讨论该如何修理。
“要不要联系厂家?”有人提议。
“太慢了,至少要等一周。”肖俊说,“这周的测试怎么办?”
林远站在旁边听了一会,鼓起勇气说:“我可以试试。”
大家都惊讶地看着他。肖俊笑了:“就你?别闹了。”
“让他试试吧。”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众人回头,看到戴明志站在那里。
在大家的注视下,林远小心地打开示波器的外壳,检查内部电路。凭借他修理收音机的经验,他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
“是这个电容坏了,如果有替代品,我可以换一下。”他说。
工程师找来了备用零件,林远熟练地操作着烙铁,不一会儿,示波器就恢复了正常。
“不错。”戴明志点点头,转身离开。
这件事后,研发部的同事们开始对林远另眼相看。有人会主动找他聊天,有人会在他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只有肖俊,依然保持着距离。
一天下午,林远被叫到戴明志的办公室。他忐忑地敲门进去,看到戴明志正在看文件。
“坐。”戴明志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林远小心地坐下,手放在膝盖上。
“你现在工作还适应吗?”戴明志问。
“还好,谢谢戴总关心。”林远说。
“我看了你这段时间的表现,不错。”戴明志说,“但是,理论基础还是太薄弱。这样,公司有个小型研发项目,你参与一下,边做边学。”
林远惊讶地抬起头:“我可以吗?”
“为什么不可以?”戴明志看着他,“能力比学历重要。”
林远走出办公室,心情激动。经过戴明志办公室的玻璃窗时,他无意中看到了办公桌上一个相框。照片上是一片农村的景象,看起来很眼熟,但他没来得及多看。
回到工位,他开始准备新项目的资料。这时,一个年轻女孩走到他的桌前:“你好,我是陈诗雨,企划部的。这是新项目的企划书,需要你们研发部过目。”
林远抬头,看到一个清秀的女孩,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色长裤,说话时语气温和。
“谢谢,我会看的。”林远接过文件。
“你就是那个从湖南来的研发助理吧?”陈诗雨问,“我听沈小雅提起过你。”
“是的。”林远有些不好意思。
“我也是湖南人,老家在长沙。”陈诗雨微笑着说,“有时间可以一起吃个饭,聊聊家乡的事。”
林远点点头,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陈诗雨看他的眼神有些奇怪,像是在寻找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林远开始参与那个小型研发项目。这是一个便携式音频播放器的改进设计,他负责部分电路优化和测试。尽管任务艰巨,但他全身心投入,每天工作到很晚。
有时候,他会在公司的小花园里遇到陈诗雨。两人聊起家乡的事情,聊起深圳的变化,渐渐熟络起来。
“你为什么会来深圳?”有一次,陈诗雨问他。
“想证明自己吧。”林远说,“高考落榜后,我不想让家人看不起。”
“我懂这种感觉。”陈诗雨说,“每个人都有想证明的东西。”
“你呢?你为什么来德丰?”林远问。
陈诗雨沉默了一下:“家族安排吧,我叔叔在这里工作。”
“你叔叔?”林远好奇地问。
“就是戴总。”陈诗雨轻声说。
林远惊讶地看着她,难怪她总能自由进出研发部,难怪其他人对她都很客气。
“别这样看着我。”陈诗雨笑了,“我和普通员工一样,没有特权。”
林远点点头,心里却多了一丝距离感。戴明志的侄女,这身份光环太过耀眼,不是他这种农村出来的高中生能够接近的。
公司年会上,市场部经理王浩公开向陈诗雨示好,送上一大束玫瑰花。大家起哄鼓掌,林远默默地退到角落,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宴会厅。
他站在公司的天台上,看着深圳的夜景。万家灯火,车水马龙,这座城市日新月异,而他只是其中渺小的一粒尘埃。
“为什么走了?”身后传来陈诗雨的声音。
林远转身,看到她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两杯饮料。
“有点闷。”他说。
“给你。”陈诗雨递给他一杯橙汁,“我不喜欢那种场合,太做作了。”
林远接过饮料,两人并排站着,看着远处的灯光。
“王经理好像挺喜欢你的。”林远说。
“他只是喜欢我叔叔的关系网。”陈诗雨笑了笑,“你呢,有没有喜欢的人?”
林远摇摇头:“我现在只想把工作做好。”
“很多人都说你是公司的黑马,从一个高中生成长为项目骨干。”陈诗雨说,“我叔叔也经常提起你。”
“是吗?”林远有些意外。
“嗯,他说你很有天赋,只是缺乏系统的训练。”陈诗雨看着他,“他很看重你。”
林远心里暖暖的,但也有疑惑。为什么戴明志会特别关注他?是因为他的工作表现,还是有其他原因?
03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林远来德丰已经两年多了。他从一个懵懂的乡下小子,成长为研发部的技术骨干。他主导的那个小型项目取得了成功,产品投入市场后销量不错,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这一天,戴明志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一个重要消息:“公司要接一个大单子,日本客户的高端音响系统,你来负责核心电路设计。”
林远惊讶地张大嘴:“我?这不是肖俊的项目吗?”
“他调去了新的部门。”戴明志说,“这个项目很重要,是公司进军高端市场的关键。你有压力吗?”
林远深吸一口气:“有,但我会尽力的。”
“好,我相信你。”戴明志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他第一次这样亲近的举动。
新项目启动,林远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开始了紧张的研发工作。日以继夜的加班成了常态,有时候他甚至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陈诗雨经常给他送夜宵,有时候是一碗热腾腾的面,有时候是几个包子。两人在深夜的办公室里聊天,关系越来越近。
“你太拼了。”陈诗雨担心地说,“身体要紧。”
“我想把这个项目做好。”林远说,“这是戴总给我的信任。”
“我叔叔为人严厉,但很欣赏有能力的人。”陈诗雨说,“他常说你很像他年轻时的样子。”
林远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自己和戴明志之间的差距,不是几个成功的项目就能弥补的。一个是名校毕业的精英,一个是乡下来的高中生,天生的差距摆在那里。
项目进行到关键阶段,一个意外的电话打断了林远的工作节奏。是老家打来的,说他父亲病了,情况不太好。
林远请了假,匆匆回到湖南老家。村口的大树还是那样,屋前的老井还是那样,一切都没变,但他变了。
他穿着深圳买的新衣服,背着笔记本电脑,站在村口,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村里人看到他,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林远回来了?听说在深圳当工程师呢?”
“不像话,一走就是两年多,老林家就他一个儿子。”
林远低着头走进家门,看到父亲躺在床上,脸色蜡黄。林建国看到儿子回来,勉强笑了笑:“回来了?”
“爸,我回来看你了。”林远坐到床边,握住父亲粗糙的手。
“在深圳怎么样?”林建国问。
林远犹豫了一下,没有说出自己的困惑和压力,只是简单地说:“挺好的,有正式工作,工资也不错。”
“那就好。”林建国点点头,“我这点病不碍事,你别耽误工作。”
临走前,林建国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旧钱包:“这是你妈留下的,一直忘了给你。你都这么大了,该有个念想。”
林远接过钱包,打开看了看,里面有一张发黄的照片。但他赶着回深圳,只是把钱包塞进了行李。
“等你再回来,带个姑娘,我也好放心。”林建国送他到村口,说了这么一句。
林远点点头,没有提起陈诗雨。那样的女孩,怎么可能会嫁到这穷山沟里来?
回到深圳,林远全身心投入工作。项目进展顺利,试产品得到了客户的初步认可。眼看就要成功,林远的生活却突然遭遇了重创。
一天早上,他发现自己的电脑被人动过,一些核心技术资料不见了。更可怕的是,有人利用他的账号,将这些资料发送到了一个竞争对手的邮箱。
公司高层大怒,一时间,林远从天之骄子变成了过街老鼠。
“我没有做过这种事!”林远在戴明志办公室里激动地辩解。
戴明志面色阴沉:“现在不是辩解的时候,证据确凿,是你的电脑,你的账号。公司已经报警了。”
林远如遭雷击,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不仅是工作没了,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走出戴明志办公室,林远看到同事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沈小雅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摇摇头走开了。
当天晚上,林远正在整理东西准备离开,肖俊来到他面前。
“没想到吧?”肖俊冷笑着说,“高中生能得到这种重任,早该想到有问题。”
“是你搞的鬼?”林远猛地站起来。
“证据都指向你,你觉得谁会相信你?”肖俊得意地说,“乖乖离开吧,别再接近陈诗雨了。她那样的家世,怎么会看上你这种农村来的?”
林远握紧了拳头,但最终没有动手。他知道,在这个关头,任何冲动都只会让情况更糟。
他回到出租屋,坐在床上,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他翻出行李,想找瓶酒麻醉自己,无意中摸到了父亲给他的那个旧钱包。
林远打开钱包,取出那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男子和一个女子站在一棵大树下,背景是一片稻田和小山。男子穿着简朴,但眼神坚定,女子温婉可人,含笑望着镇头。
照片的背面写着几个字:“玉华生日,龙潭村”。
林远仔细端详那个男子的面容,心跳突然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