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世界的广袤沙漠中,总有一些 “仙人掌” 式的人物,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着众人目光。00 后 “异瞳男生” 王金,便是这样一位突然闯入大众视野的存在。他以在内蒙古沙漠种树的视频迅速走红,粉丝量短时间内飙升至 200 多万,成为了网络上炙手可热的 “治沙新星”。但随着名气而来的,并非只有鲜花与掌声,还有如影随形的质疑与争议,一场关于他真实身份与目的的舆论风暴正悄然掀起。
今年 23 岁的王金,来自四川大凉山。他的走红颇具戏剧性,4 月上旬,一条在沙漠中喝水的视频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视频里,王金独特的 “异瞳”(左眼因幼时受伤失明),在沙漠风沙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在艰苦环境中坚韧劳作的模样,触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弦。从 4 月 9 日发布第一条视频起,仅仅 22 天,他的粉丝量就突破了 212 万,成为了短视频平台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据王金所言,他来到内蒙古是为了和父母一起打工挣钱,每日工资 200 多元,拍摄视频仅仅是为了记录生活,从未想过会成为网红。在他早期分享的视频中,呈现出的是黄沙漫天的沙漠景象,自己与父母忙碌种树的身影,画面质朴无华,透着一种原生态的真实感,也正是这种真实,让众多网友对这个努力生活的 “异瞳少年” 充满了好感与敬意,纷纷为他点赞、转发,助力他的视频热度一路高涨。
然而,人红是非多。就在王金的名气如日中天之时,与他有过短期合作的杨先生站了出来,爆料称王金的多期治沙视频并非独立完成,而是由他们团队精心策划、包装的。此消息一出,舆论瞬间哗然,原本对王金充满赞赏的网友们,纷纷陷入了困惑与愤怒之中。
杨先生透露,他在 4 月上旬看到王金的视频在平台引发一定关注后,主动联系了王金,提出帮助他孵化、运营账号。从 4 月 20 日开始,双方展开合作。杨先生表示,是他们团队为王金打造了 “治沙” 人设,因为这类赛道在当时做的人不多,且具有正能量属性,容易吸引眼球。在合作期间,团队为王金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从视频的策划、拍摄、剪辑,到开车接送、粉丝群维护、媒体采访对接,甚至直播时也全程陪同。
杨先生还指责王金在走红后忘恩负义,合作 12 天后,突然单方面宣布中止合作,“直接玩消失,把我们所有人都拉黑了”。据了解,双方在合作事宜上并未签订书面合同,仅口头约定了账号收益 “五五分成”。合作期间,账号有 10 万多元的收益,王金给团队分了一半,但杨先生称整个团队 12 天的花费都不止五六万元。而王金则回应称,合作期间不愉快,杨先生让他做直播、接广告挣钱,这些并非他本意,并且杨先生提出要签约 5 年,他觉得这样会失去自由、受人控制,所以不愿意继续合作。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王金还晒出了向杨先生团队多次转账共 6 万余元的记录。
随着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关于王金的过往细节被网友们扒了出来。有网友发现,王金此前曾做过骑行博主,这与他最初声称的只是单纯记录生活、从未想当网红的说法似乎有些出入。对此,王金回应称,骑行视频是 2024 年的事情,今年才跟着父母来到内蒙古沙漠种树,凭借之前积累的剪辑经验,才得以顺利制作视频。
另外,有细心的网友从曝光的画面中发现,王金及其团队出行乘坐的是奔驰商务车,内饰豪华。车内人员的交谈中还提及 “按手印” 等话语,给人一种早有预谋的感觉。虽然王金表示与团队仅有 12 天的合作,从时间线来看,似乎他并非完全由团队打造,但从视频拍摄初期,他眼神中流露出的那种渴望,又让部分网友觉得并非一个纯粹治沙人该有的状态。
还有做过短视频的网友指出,剪辑一个丰富的视频需要大量素材,王金从最初素材不多,到后续素材源源不断,很难想象一个整日忙于种树的人,会有如此多时间去收集素材。这一系列的发现,都让王金陷入了更深的舆论漩涡,其所谓的 “纯真治沙人设” 摇摇欲坠。
面对网络上的种种质疑,王金晒出了自己的入职证明,证明自己自 4 月 7 日进入甘肃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担任栽柳职位,试图以此证明自己确实是在认真治沙工作。但即便如此,网友们的观点依旧两极分化。
一部分网友选择相信王金,他们认为,即便有团队参与后期运营,王金在沙漠种树的事实也无法改变,他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治沙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而且王金敢于拒绝团队提出的可能违背自己意愿的合作要求,说明他有自己的原则。
而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王金从一开始就动机不纯,无论是曾经做骑行博主,还是如今所谓的治沙记录,都是为了吸引流量。他利用网友们对治沙工作的敬意和对正能量人物的追捧,打造虚假人设,骗取公众的信任和善意。一旦人设崩塌,不仅会让公众对类似的正能量内容产生怀疑,也会影响到真正治沙工作者的形象。
一位来自四川的网友道出了一个角度:“其实在我们本地人看来,去新疆、内蒙那边打工很常见,因为工资比较高,所以对他的行为没什么特别感觉,可能外地人觉得这行为很高尚。” 或许,王金的爆火,并非仅仅因为他的工作有多伟大,而是他的经历在部分网友眼中具有特殊性,满足了大家对一种别样生活和奉献精神的想象。
在这场舆论风暴中,王金的真实形象究竟如何,似乎已经变得扑朔迷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网络世界的真假虚实,往往需要我们擦亮双眼去辨别。当面对那些看似美好的人设时,我们需要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盲目追捧。这场关于 “异瞳治沙少年” 的争议,也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在追求流量与热度的时代,保持初心与真实,才是最难得的品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