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启动名为“返乡计划”的移民政策,旨在鼓励非法移民自愿离开美国。根据白宫声明,该计划为非法移民提供了两种选择:

一是自愿离境:通过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CBP)开发的应用程序“CBP Home”申请离境,可获得政府资助的免费航班、1000美元经济激励(即“离境奖金”),以及缺乏旅行证件者的出行便利。

二是强制驱逐:拒绝自愿离境的非法移民将面临更严厉的执法措施,包括立即驱逐、移民罪起诉、监禁、罚款,甚至薪资扣押和个人财产没收(如房屋和车辆)。

特朗普政府声称此举旨在减少每年因非法移民产生的“超过1500亿美元的公共开支”,并强调自愿离境比强制驱逐更“体面且成本低廉”,平均每人费用可降低70%。



国际社会是如此看待美国这一“新政”的呢?

尽管政府将“返乡计划”包装为“体面选择”,但移民权益组织与专家指出,该政策存在严重误导性:

特朗普声称自愿离境者未来可能“合法重返美国”,但智库研究员阿伦·赖希林-梅尔尼克指出,自愿离境者将面临更复杂的法律障碍,甚至可能因离境记录被永久禁止入境,构成“陷阱”。

移民需通过“CBP Home”应用程序申报离境,但该程序原是拜登政府用于庇护申请的渠道,被特朗普政府强行改造为“离境工具”,缺乏清晰的流程说明和权益保障。

类似的自愿遣返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失败。例如,2011年一项研究显示,全球120多个“奖励自愿回国”项目中,多数未能显著减少非法移民。

强制驱逐措施可能导致家庭分离、社区恐慌,甚至误捕合法移民。此外,移民权益组织警告,ICE(移民与海关执法局)可能滥用职权,利用虚假搜捕令进行执法。

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一贯被批评为“种族优先”。尽管政府宣称打击“有犯罪记录的非法移民”,但实际执法中,拉丁裔等少数族裔成为主要目标,而白人非法移民未被同等对待。此次政策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对立,移民密集的加州、得州等地已出现抗议活动。



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屡遭司法挑战。

华盛顿州联邦法官曾裁定特朗普废除“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违宪。

截至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已面临超过200起诉讼,涉及移民、关税等领域,司法与行政对立加剧了美国政治混乱。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更多是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的政治表演,而非切实解决移民问题。

尽管政府宣称“驱逐100万非法移民”,但实际执行效率低下,单日最大抓捕量仅1179人,远低于目标。此外,政府急于推出“自愿遣返”是因为强制驱逐成本高昂且难以达成目标,试图通过经济激励掩盖政策失败。

所以,特朗普的“返乡计划”以“自愿选择”为名,实则通过威逼利诱迫使非法移民离境,其背后是种族偏见、法律漏洞与政治算计的混合。尽管政府声称此举旨在节省开支,但其合法性、人道后果与社会代价已引发广泛质疑。这一政策不仅未能解决移民问题的根源,反而加深了美国社会的分裂与不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