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民国四大才子” 之一,有独特文学才华与浪漫个性。今天,我们走进他的世界,感受其文学魅力与人生传奇。
他的名字是文化符号。诗歌清新深情,被人传诵。他和林徽因、张幼仪、陆小曼的爱情故事很传奇,是人们常聊的话题。
徐志摩生于浙江海宁硖石富裕商人家庭,是独子长孙,生活优越。但他未沉溺物质,聪明且渴望知识。在杭州中学堂,他和郁达夫同窗,都有非凡文学天赋。
民国文人除文学创作,书法是必备修养。徐志摩自幼苦练书法,打下坚实基础,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继承,也为文学创作提供艺术滋养。中学毕业后,徐志摩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同年十月,他与张幼仪结婚。此后,他先后就读于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拓宽知识视野。在北大求学时,徐志摩广交朋友,结识诸多名流雅士。他拜梁启超为师,受其学术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这段经历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为文学创作奠定基础。
尤其是他笔下的楷书,不仅中规中矩,而且还做到了极致,将欧楷的笔意,得到了最为完美的发挥和应用,写出了自己的新面貌,同时,对后人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入的,尤其是时下所流行的“田楷”,都是在模仿林徽因。
1918 年徐志摩赴美克拉克大学学银行学,10 个月完成学业获学位,后转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1920 年徐志摩赴英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学,与林徽因结谊,期间他与张幼仪在柏林离婚,次子刚出生。此决定致其人生转折。
在英国两年,徐志摩受西方文化熏陶,诗风有浪漫主义色彩。他尝试文学翻译与诗歌创作,结合西方文学精髓和自身情感体验。《康桥再会吧》凭清新语言和深沉情感成经典。后来他再赴英,写下更著名的《再别康桥》,感动无数读者。1922 年,徐志摩带文学梦想和创作热情回国。当年发表大量诗歌,与陆小曼相识相恋,为她写《爱眉小札》。1923 年,他和文学青年成立新月社,推动中国新诗发展。1924 年,他受聘北大当教授,传授文学理念。1924 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与林徽因担任翻译,介绍其诗歌和思想。他和闻一多等人主编《晨报》副刊《诗镌》,研究新格律诗。在大家努力下,新月派形成,为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注入活力。
1925 年,徐志摩生活中出现重要女性陆小曼。陆小曼是他师兄王赓妻子,王赓公务忙常不在家,委托徐志摩陪陆小曼。相处中,徐陆二人产生深厚情感。徐志摩为陆小曼创作《爱眉小札》记录点滴。感情发展不顺,陆小曼与王赓离婚后,徐志摩遭家人强烈反对。1929 年,徐志摩仍与陆小曼结婚,他们的爱情成当时社会焦点。
徐志摩事业上有才华且勤奋。1926 年,他在华光大学、大夏大学、南京大学任教授,有学术影响力与教育贡献。1930 年,应胡适邀请,他辞去上海和南京工作,到北京大学任教,兼任北师大教授,学术生涯达新高度。
1931 年 11 月,徐志摩乘飞机北上参加林徽因报告会,飞机失事遇难,文学界和教育界损失巨大,读者悲痛。
书法是徐志摩的重要修养。他的书法秀润有文人气息,笔力稍弱,欣赏其书法能感受独特艺术风格、深厚情感与文人意趣。
可见,传统文化的厚重,同时,他的书法,也给我们不少的启示,只有在传统书法中深耕,才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书法之精髓。
才能够在应用中表现出一种娴熟感,基于此,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加强“字外功”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好要领,或许,你也有其他的感悟,不是吗?
在此,也期待朋友们能够分享更多优质内容,为进一步弘扬传统,弘扬书法文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一同加油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