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上像:

柳林县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实施的核心区域之一,坚定不移地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黄土高原的褶皱间,全力守护黄河沿岸的生态防线。这里,正上演着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

【现场出像:吕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曦彤

共守一河水,同添一片绿。我是吕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曦彤,我现在是在柳林县留誉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造林工程第一标段的施工现场,在我身后,造林专业队的队员们正在借助无人机对苗木进行栽植、浇水、回填以及地膜覆盖等工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增添新绿。】



地处黄河东岸的柳林县高家沟流域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地势崎岖,土质松散,在这里栽植树苗困难重重,有的地方靠人力很难将树木运送到栽植现场,今年造林专业队采取无人机吊苗的办法,将一棵棵油松树苗精准的空运到植树队员手中。



【同期:造林专业队队员 景俊启

因为我们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人工下去坡上站都站不住,很不安全,所以就用无人机吊桩。吊桩的好处,一是保持土球完整,运下去种一株活一株;再有就是节省了时间,加快了速度,提前完成造林任务。】



为了呵护这些小树苗能够成活下来,除了给它们及时喝饱第一次水以外,队员们还必须给每一棵树苗根部覆盖上一层如同“被子”般的保护层,确保地下水分不快速蒸发。



【同期:造林专业队队员 谢继平

作用主要是保湿,这是我们这十几年得出来的经验。现在气候干,覆盖住里边的水分跑不了,因此成活率比较高一点。】



对于降雨少,常年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地区,让这些成片的小树林能在一年内存活下来,不因干旱而死,解决水源问题,是造林专业队头等的大事,他们不仅要远距离拉水,而且要在山顶构建起供水系统,确保栽植的树苗喝上足够的水。



【同期:柳林县留誉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造林工程第一标段项目负责人 刘永利:

用水难度太大,必须要从十九公里外拉到山顶上,拉到山顶上再通过水管接下来浇到树里,一株一株都必须要保证成活率。】



柳林县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治理区域,多年来经过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荒山荒坡绿化彩化工程和经济林提质增效等工程,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今年,柳林县又在水土流失严重的留誉河流域铺开了由国家财政投资2.2亿元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持续增强绿色发展的底色和高质量发展的底气。项目治理范围涉及5个乡镇,覆盖7876.40公顷土地,包含2万亩荒山荒坡造林植草绿化、6500亩土地综合整治、13公里河道岸堤修复治理。到目前,已完成造林绿化1万多亩,栽植树苗90多万株,土地综合整治已完成4000多亩,河道治理任务正在紧锣密鼓的全面铺开。



【同期:柳林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负责人 刘志军

到今年7月底,总投资2.2亿元的山水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到明年底,通过保护和修复工作,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将大大增加,农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来源:柳林融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