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第二波大范围降雨结束了,连华南区域都没有多少的强降雨了,就算是有,基本也是零散性的降雨活动为主。
而接下来,我国主要的天气变化过程,就是升温为主,只不过,在升温之下,我国大范围降雨也会出现突袭,并且南北区域都有。
我国也是再次明示了,这也意味着变化情况不大了,所以,大家做好准备,这里我先说明一下升温的问题。
降雨结束——升温来了,有多强?
的确,在降雨的时候,还是可以缓解一下高温的天气,但结束之后,我国升温就要来看,同时就要警惕“干热风”的发展,而对于这一波升温来说,看上去整体北方的势头还有点强,南方相对还稍微温和一点。
而最强主要是集中在黄淮中西部、华北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这一块区域我国是连续发布了预警。
而且最为关键是升温,升温的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我国给出了在12-17时段是全方位升温。
但高温巅峰时刻是在后期时段,也就是16-17时段,我国将出现较大范围35℃以上高温,局部区域甚至达到37度以上。
大家可以品味一下,这温度着实有点高了,多地将达到35度以上,需要做好高温防御准备。
当然,从季节性变化来说,夏季的状态要来了,后续的热肯定也会来,这没得多大的问题。
反正这一波升温势头强烈,35度以上的高温那就是热,加上没有多雨水活动,这想缓解也不太可能。
但有一点就是很多人最难受的,那就是在高温之下,给你飘一波“阵雨”,那是不是就来了一波“蒸笼天”了,这就非常难受了,湿气非常重,这恰好呢。
还真的有这样的可能性,北方的朋友需要警惕,就算是没有达到巅峰时刻,在相对较热的情况之下,也可能带来这种,下面我们就该说降雨的问题了。
我国再次明示:新一轮4天降雨13日来,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没错,虽然高温不断,但是我国“穿插性”的降雨活动,也将带来气温的缓解,只不过主要针对南方为主,北方也有,但时间不长,区间分布变化也不是很大,到底有多少,直接开说吧。
我国还是给了这一波降雨区间,就是在13-16时段,也就是4天降雨时间,这是连续数天说了,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降雨发展有所改变,从分布来看,率先进入降雨区就是南北活动,起步最为明显的降雨区在黑吉辽,内蒙古,贵州,湖南,广西等地,有明显的10毫米到25毫米,最强在西藏区域,局部有25毫米到50毫米的区间,大雨活动。
而过后,大概持续1天左右阶段,北方降雨减弱,东北方向范围缩小,但是南方区域的强降雨出现了,从云南,贵州,广西一直跨越到长江口,而且整个雨水带上,都有25毫米到50毫米的覆盖,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局部还有大雨,这降雨明显强了不少。
在15、16时段的时候,其降雨分散性发展,长江偏南区域,除了台湾没有明显的降雨之外,其他大部区最差都是0到10毫米覆盖,而在广西,江西,福建等局部区域有大雨,然后就减弱了。
所以,这一波降雨南北区域都有发展,但北方相对较少,而北方的时间点,就是在13-14时段,其华北东部等区域需警惕,预计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南方的话,这都是常态化的事情了,强对流天气变化过程是少不了的,也需要警惕。
所以,新一轮4天降雨过程,主要就是分为两大块,南方大部区域,以及东北大部区域,其他都是相对零散的。
而对于陕西西南部、河南西南部等地,最为典型的特旱区域来说,还是看不到多大的希望,还要继续等待。
而且就算是从中期数据,也就是更长的预警时间来看,也是南方大部还将有一次降雨过程,在中旬后期时段,但这个时间太长,变化空间还大,先看下就行,短期之中就注意这一波就行,雨水量从现阶段来看,没有5月第二波强。
所以,5月第三波降雨过程相对来说,范围还是大, 但强度看上去还没有那么强,后续看看是否调整,但如果出现强对流天气变化,还是要注意一下。
海区变化不大,全球保持3风暴扰动变化
从全球范围来讲,西北太平洋区域没有多大的变化,几乎没有多强烈的热带扰动,但在其他海区,还是有3个风暴扰动变化,编码分别为93P,94P,95P。
93P,94P这两个风暴扰动强度一样,都是25KT,相当于12m/s左右的强度,所以,这也说明了还没有命名,而接下来看上去有发展的可能性,只不过相对于我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这里也就等待命名之后再来给大家说明一下就行。
95P才出来,还很弱,没什么变化,所以,短期上来说,其实主要就是注意下我国的高温,降雨问题就行,其他先不用管,台风的活动可能还需要等一段时间,台风活跃季也还未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