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惊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因素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比以前认为的要提前几十年,最初可能在30岁之前,这表明需要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和明确哪些人是高风险个体,其中监测该疾病的相关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关注详情。
阅读文摘
最新研究警告: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可能在30岁之前就开始了。这对于那些高风险个体而言,有很长时间可以预防和采取措施,延缓或延迟发病。
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因素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可追溯至青年期。
这项覆盖1.1万名24-44岁健康人群的研究显示,心血管健康、免疫标志物及神经退行性生物标记(如淀粉样蛋白、tau蛋白)在30岁之前,已经跟认知功能显著关联,提示该疾病预防需提前至青年阶段,特别是那些已知潜在高风险个体。
核心发现
风险因素早现:CAIDE风险评分(含血压、BMI、胆固醇等指标)每增加1分,24-34岁人群的短期记忆测试得分下降0.03个标准差。
生物标志物预警:34-44岁人群中,tau蛋白水平升高与词汇回忆能力下降直接相关,炎症因子(如IL-6、IL-8)也显著影响认知表现。
基因影响滞后:关键遗传风险因子APOE ε4在中年阶段未显影响,晚年才发挥作用。这也提示单纯评估遗传风险因子不能提前预测。
该项研究是首次系统性验证,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进程在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十年就开启启动了。例如,40岁前心血管状况不佳者,未来认知衰退风险倍增。
研究人员强调,目前传统检测方法针对老年群体的干预策略,可能为时过晚,需要从青年期监测个体血压、炎症等指标,并通过健康饮食、运动锻炼等降低风险,延迟发病年龄。
此项研究作为全球首个在健康中年人群中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风险,标志着痴呆症疾病的防控重心应当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转变,而不仅仅是中老年人。
关注我们,获取生物医学前沿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