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暴雨的核心时段,这轮暴雨中东部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尤其是以南方暴雨区范围最广,雨势也最大,持续时间更是最久。在时间上来看,北方雨势的结束早于南方,目前华南正在为这一轮的降雨收尾,而北方的降雨目前仅仅局限在东北的局部。和南方降雨不同,北方的这轮降雨不但有强对流,还有沙尘暴和大风打辅助。



这次降雨的一大特点,就是南方的江淮气团制造暴雨的同时,还开启了北方航线,为北方送水。江淮气团和南下的冷空气在8号一整天时间里在黄土高原上遍地开花。9号,江淮气团北上又搞了一个北方气团,北京周边的河北和天津,迎来了今年的首次大到暴雨。



长江中下游的江淮气旋在过去的两天时间里,一直在发威,浙江、福建、江西交界处,以及广东、广西、湖南南部,雨量大到局地累计雨量100到250毫米。更吓人的是,10级雷暴大风、冰雹也时不时出现。这波暴雨的雨量比常年同期多了1到2倍。



别以为暴雨结束就能舒服了!因为从中旬开始,暖脊就要强势控场了,这次暖脊的中心依旧是对准了黄淮中西部、陕西关中等地,这一带至少要开启一段连续4天35℃+,体感温度直接飙到40℃以上。



中旬这段时间里,虽然南方暴雨下个不停,但西北东南部和黄淮大部却可能面临干旱。河南中部甚至可能出现中度气象干旱。更麻烦的是,后期如果突然来一波强降水,还可能引发"旱涝急转",对农业影响很大。

而你如果还想后面还有冷空气来降温,那么真不好意思,毕竟已经5月份了,以后的冷空气只会越来越弱,且只敢在北方溜达,长江以南是再也不会有冷空气影响了。



更刺激的是,西太平洋的三台风可能就要诞生,目标直指日本!

目前预测,5月中下旬可能有三个台风排队生成,第一个叫“蝴蝶”,后面跟着“圣帕”,最后一个叫“木恩”。不过它们现在的路线预测是奔着日本去的,但台风路径变数太大,万一后期调整方向,我国东南沿海也得严阵以待。



本月11号,高温的大幕就会开启,一大片中东部地区都会被暖脊控制,一片干热气团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此时只有华南沿海一带还残存着上一股冷空气的残余势力。这时候的降水也只剩下了华南沿海一带。



时间到了14号,四川西部出现了高原槽,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北部受高空槽影响,西北和中东部多数地方受暖脊影响,普遍气温偏高。此时中西伯利亚有大片冷涡东移南下。



15号左右,暖湿气流北抬,西南地区东部开始,一轮强降雨开始发迹。这次的降雨会像7号到9号的降雨那样,南北雨带再次连成一片,包括北方的河北、山东,一直到辽东半岛,都在降雨的范围之内。



16号左右,新一轮冷空气开始南下,影响范围仅限于黄淮以北,包括华北北部、东北全境、内蒙古中部一带,这次冷空气会为北方再次带来沙尘天气和明显的降温和大风。西北地区有明显的大片暖脊东移,西北地区中东部一直到江汉、江淮、华南、江南都会受暖脊影响,气温较高。



18号左右,西太平洋上生成了今年的首个台风“蝴蝶”。相比较五一期间的千呼万唤也没出来的台风,这次台风规模较大,但发展方向几乎是朝着北方的日本发展而去。在南海方向,有暖湿气流正在上岸,江南和华南降水过程再次多了起来。但受高空槽天气影响,江苏一带有江淮气旋活动,强对流在这一带发展活跃。



19号左右,我国从西北到西南,再到华南的大部都收到暖脊控制,有高温天气。这时候,山东以及安徽北部受高空槽影响,东北有冷空气过境,但这个冷空气更像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过客。



23号左右,新的一股冷空气开始南下,这次的影响范围较大,但也只限于影响黄淮以北的北方地区,咋淮河一线和暖脊南北对峙。冷空气的影响范围不再局限于西北或者东北,而是影响到了黄淮和华北一带。此时西北地区南部一直到江淮一带,都被暖脊控制,气温普遍偏高。



21号前后,台风蝴蝶靠近日本南部海域,在我国南海和东海附近海域,2号台风“圣帕”生成。因为台风蝴蝶和台风圣帕相互间有藤原效应,因此台风圣帕也极有可能会前往日本。



23日左右,菲律宾生成了新台风“木恩”。西北太平洋洋面呈现出三台风共舞。但此时的台风蝴蝶已经减弱成为低压,继续影响日本东南部沿海,台风蝴蝶留在海域中的众多“冷水坑”,也渐渐会减弱直至消失。这时候东北又开始了一轮弱降水过程。

上述预测基于GFS模型,因为中长期预测有较大调整空间,只做参考,不做依据。比较准的预报还是参考提前3天的预报为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