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3月23日,一个叫赵作海的农民在河南商丘因病离世,终年72岁。

据其亲属透露,赵作海遗体已安葬于老家柘城县老王集镇赵楼村。

这一消息经自媒体曝光后,迅速在法律人的朋友圈引发了集体哀悼。

因为赵作海是一位曾引发全国关注的冤假错案当事人。

2

赵作海(1952年—2025年3月23日),男,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人,被称作河南版“佘祥林”。

1998年2月15日,商丘市柘城县老王集乡赵楼村赵振晌的侄子赵作亮到公安机关报案,其叔父赵振晌于1997年10月30日离家后已失踪四个多月,怀疑被同村的赵作海杀害,公安机关当年进行了相关调查。

1999年5月8日,赵楼村在淘井时发现一具无头、无四肢男尸,被认为是赵振裳。

因为在1997年10月,赵作海和赵振裳因琐事打架后,赵振裳失踪。

警方将赵作海列为重大嫌疑人,于1999年5月9日刑拘。

1999年5月10日至6月18日,赵作海做了9次有罪供述。

3

村民们称,赵作海的冤案都是“一个女人引发的血案”,而这个女人名叫杜金惠,其化名为甘小花。

当年的办案机关查明,杜金惠与赵作海的家,步行不过两三分钟,在当年判处赵作海死缓的判决书上叙述,杜金惠与赵作海、赵振裳均保持不正当的男女关系,1997年10月30日的晚上,赵作海与杜金惠在杜家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后,被赵振裳撞见,从而引来赵振裳的追砍,赵作海夺刀将追在身后的赵振裳杀害,而后,赵作海回到自己家中,待妻子赵小齐到另一个房间睡觉后,赵作海返回作案地完成了对赵振裳尸体的分解以及抛尸。

2002年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4

2010年4月30日,“被害人”赵振裳回到村中。

2010年5月9日,“杀害”同村人在监狱已服刑多年的河南商丘村民赵作海,因“被害人”赵振裳的突然回家,被宣告无罪释放,河南省有关方面同时启动责任追究机制。

已服刑11年的赵作海获平反,无罪释放,并获得65万元国家赔偿金及困难补助费。

赵作海案被认定是国家赔偿领域“精神损害赔偿第一案”。该案在依法给予无罪羁押赔偿金的基础上,参照修正后的国家赔偿法规定,考虑到赵作海被长期羁押,视为致其精神损害且后果严重,通过协商以另行支付生活困难补助费的方式弥补其精神损害,及时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广泛关切,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

2012年7月24日,赵作海所陷传销案结案,17万余元国家赔偿款随之打水漂。

5

因涉嫌当年对赵作海刑讯逼供,民警被刑拘。

法院审理认为,6名被告人在办案过程中对赵作海组织、实施了刑讯逼供,导致赵作海被错定为杀人凶犯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刑讯逼供罪。6月26日,龙亭区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王松林、郭守海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丁中秋、罗明珠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司崇兴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周明晗被免予刑事处罚。

6

导致赵作海被判刑的无头尸体的身份及案件侦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河南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刑侦、技术和审讯专家到一线指导破案。经DNA鉴定,死者身份确定为1998年9月12日晚外出后失踪的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十字河村东五组村民高宗志。

经进一步侦查,专案组认定柘城县老王集尹楼村人李海金、商丘睢阳区张庄村人杨明福、商丘睢阳区张庄村人张祥良有重大作案嫌疑。三人在媒体报道赵作海无罪释放后,分头潜逃外地。专案组立即展开追捕。

经审讯和调查证实,李海金因与受害人高宗志在山东菏泽做月饼生意期间产生矛盾,便怀恨在心,预谋将其杀死。1998年9月12日晚,李海金指使杨明福、刘院喜(此人于2006年5月24日因抢劫杀人被判处死刑)先到李海金所在的手巾李村村边等候,李海金、张祥良将高宗志约至离李海金家不远的本村西地,几人将高杀害、肢解并抛尸。为掩盖尸体不被发现,四人在作案后又将三块石磙推入扔放尸体躯干的机井内。

7

冤案不只是冤枉了当事人,而且导致沉案未破。

商丘市一些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表示,在这起案件中,有些疑点没引起足够重视:

一是警方确认无头、无四肢尸体为赵作海所杀后,没有追查凶器,也没有确定凶器所能造成的伤痕是否与尸体的伤痕相符。这些,不符合我国法律对杀人罪定性的要求。

二是当时尸体高度腐败,警方先后做了四次DNA都未确定死者身份。所以警方把尸体确定为赵振裳,有主观色彩。

三是当时警方根据残尸确定死者身高为1.70米。但实际上,失踪的赵振裳身高只有1.65米左右。

警方两次将该案移交商丘市检察机关后,都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退卷,要求“补充侦查”。商丘市检察院检察长王广军说:“我们检察院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

从法院环节来看,从2002年11月11日公诉,到当年12月5日判决,该案的审理在法院仅经过20多天。法院全部采信了公诉人的意见,而公诉人的意见其实就是公安部门的意见。

在法院庭审时,赵作海和他的辩护律师都否认了杀人一事。但法院认为,赵作海曾经在公安环节做了9次杀人的笔录,所以当庭否认杀人不可信。这样,“赵作海”案失去了最后一次纠错的机会。

7

现在赵作海去世了,这样的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2025年5月10日星期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