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公平的考试就是高考,这点毋庸置疑,而高考是学霸还是学渣从分数上也能得到区分。有网友说,当刨除名校光环和学历滤镜之后,当海归之类被质疑的时候,人们开始回归到基础的信任标准,高考,用高考分数衡量医生可靠性。
当高考分数成为医生可靠性参数的时候,到底反映了公平?还是悲哀?
什么情况?有网友在互联网上公开喊话协和医院,甚至跟想要去协和的患者提建议:"高考没考到700分以上的医生请不要给我看病"。而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有人透露,该医院三天内就有28名患者因为不信任医生的专业水平,而申请更换医生。其中还不包含挂号后放弃继续诊治的患者,如此高的换诊率说明了某些望以后对医生的不信任,甚至他们纠结于自己无法辨别医生的业务水平。
这个情况其实就是针对"4+4"培养体系和博士的申请制,因为少数医生并非本科就在协和就读,还是有部分人非常努力考入协和成为值得信任的医生,但他们也要面临患者的质疑。当然,任何人都无法质疑患者的做法,毕竟他们才是诊治后的承担者,谨慎一些也无可厚非。
可是不要忘记协和已经是国内的最高水平的医院,北方地区的人们都清楚,如果协和说让你回家吃好喝好的时候,去国内的其他医院也不会有别的办法。而其他医院诊治不了的,在协和或许有救。
为了让患者放心,于是出现了比较有意思的情况,底子好的这些医生开始“自证清白”,部分医生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图片,把从小学到博士的完整学习经历都展示了出来,让患者们知道自己的学习经历,让患者们放心。
但是有多少医生能这样做,敢这样做呢?何况这种倒逼并不是正常现象,而且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当患者对医生都不信任了,那治疗还会有很大的效果么?
其实早就有医生教过网友们如何辨别哪个医生厉害,哪个 医生水平高。并不是看学历,而是问护士。因为护士才知道哪个医生治疗效果好,治疗后找回来的病人少。
其实如何让网友们重新信任协和也非常简单,只要对4+4的医生进行重新考量,或者公开一些信息,让大家知道没有什么裙带关系,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汗水,真正的获得了医生的资格。而不是去医院里镀镀金,就能走上手术台。
更重要的是不要影响到正常的医学生的培训和上升的机会。这样医学生的春天才会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