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晚在线消息,据英国《国防杂志》4月8日报道,英国海军旗舰“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将于2025年4月22日从朴茨茅斯起航,率领由战舰、补给舰、潜艇和飞机组成的航母打击群前往地中海和印太地区。该打击群将首先在英国康沃尔郡海岸集结,然后前往地中海参加北约演习。演习初期,该打击群将接受北约指挥。另有12个国家支持此次军事行动,其中挪威将派遣一艘军舰参与全程部署。


英国 “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资料图)

后续将穿越印度洋,与美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开展演习、访问港口,还会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参加“护身军刀”演习,最后与日本自卫队联合训练并访问印度港口。如此密集的行程,表面上是与盟友加强合作,实则是想在亚太地区刷存在感,对中国形成军事围堵态势。英国突然在亚太“秀肌肉”,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考量。一方面,要迎合美国战略布局。另一方面,英国想借军事行动提升国际影响力。

这已经不是英国航母第一次部署亚太了,早在202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就曾在亚太地区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部署,当时该航母不仅陆续在南海、太平洋等地活动,还与美日韩澳等多国舰艇演习并停靠访问日本。如今时隔4年,英国航母再次来亚太挑事,这背后显然是有势力在暗中推动的,而这股势力不用猜也知道,就是美国。说得直白点,英国的这次行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配合美国推动“印太战略”,借搅局亚太,妄图在军事上对中国进行威慑,牵制中国。

警惕的是英国此次行动背后的战略投机心态。就像其在对台军售问题上“既卖炮瞄雷达又否认介入”的猥琐操作,这次航母部署同样充满算计:既想通过穿越敏感水域刷存在感,又提前派国防参谋长来华沟通防止误判;既要展示“维护航行自由”的强硬姿态,又刻意与台湾海峡保持安全距离。这种首鼠两端的策略,恰反映出英国在实力衰退后,试图用低成本军事行动维系国际话语权的焦虑。


港口码头(资料图)

2025年4月22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通电话。外长表示,今年以来,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战略对话、能源对话成功举行。中英关系改善缓和的势头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5月6日,英国国际贸易部公布数据:中英贸易额单月增长11%,创下脱欧以来最高纪录。 伦敦街头到处是抖音海外版TikTok的广告,而纽约的苹果商店刚下架了这款APP。彼得·纳瓦罗在福克斯新闻上咆哮:“英国正在帮中国挖空美国! ”但英国网民在评论区怼得更狠:“先管管你们2347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吧!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报告揭了老底:英国对华依赖度已超过1997年香港回归时的水平。 中国不仅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还持有4120亿英镑的英国国债,


英国议会大楼(资料图)

一些受传统美英同盟关系影响较深的官员,仍然希望能够通过维持与美国的密切联系来实现英国的长期利益。而另一些务实派则主张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以确保英国经济持续发展。这种内部分歧让英国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得格外犹豫。这种看似缓解的局面,实际上暗藏更多的危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