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注意!这个疾病好发于老年人!

撰文| 陈徐佳

先上图


一位76岁老年女性患者,因“腹痛、便血1天”收入院,肠镜示乙状结肠黏膜见节段性粗糙出血糜烂,表覆坏死物,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你会想到什么病?

病例摘要

主诉及现病史

患者,女,76岁,因“腹痛、便血1天”于7月12日收住我科。

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便血4次,每次量少,呈鲜红色,血与大便相混,无脓及黏液,便前感右侧脐周痛、里急后重感,腹痛呈绞痛发作,持续1分钟到5分钟不等,便后腹痛稍缓解,无四肢关节肌肉痛、反复口腔及肛周溃疡,无腹胀、恶心、呕血、纳差等,近期体重下降3公斤。

既往史

患者2型糖尿病多年,使用门冬胰岛素(具体不详)控制血糖,有眩晕症,曾行阑尾切除术。

体格检查

滑动查看

T 36.2℃,P 74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

皮肤甲床、黏膜无明显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脏查体无特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下野可闻及少许Verlco啰音,腹平坦,未见静脉曲张,肝脾未及,未及异常包块和结节,脐周偏右轻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4次/分。

实验室检查


滑动查看

2020年7月11日门诊血常规:WBC 11.62×10 9 /L,HB 141 g/L,PLT 34×10 9 /L。

7月12日入院复查血常规:WBC 10.40×109/L、M% 20.9%、Eos% 0.1%、PLT 32×109/L、CRP 19.77mg/L。

7月13日复查血常规:WBC 10.08×109/L、M% 18.3 %、PLT 33×109/L,CRP 17.86mg/L;肝肾功、电解质、血脂、粉酶、脂肪酶:ALT 82U/L、AST 67U/L、PCT 0.16μg/L,余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糖三联:空腹血糖13.2mmol/L,血糖胺420μmol/L,糖化血红蛋白12.9%,急诊尿液常规检验+尿沉渣定量WBC 407.30/μl、Bac 41310.90/μl、尿蛋白1+ 、尿糖4+,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余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凝血筛4项+抗凝纤溶三项均无异常。抗核抗体谱阳性,ANA滴度1:320,余指标阴性。

影像学检查

考虑到患者糖尿病肾病,行腹部增强CT具有风险,完善了腹部B超示轻度脂肪肝,胆囊结石,双肾多发囊肿, 余胰、脾、膀胱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CT:乙状结肠远段管腔明显变细,局部扩张积气,近段管壁增厚,约0.6cm;升结肠肝曲局部肠壁增厚,建议行肠道清洁后全结直肠充气CT增强扫描进一步明确。

7月13日行胃肠镜检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肠镜示乙状结肠黏膜见节段性粗糙出血糜烂,表覆坏死物,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详见图A-F);取材送检提示:乙状结肠黏膜轻度慢性炎伴出血,部分黏膜萎缩伴浅溃疡形成。



诊治经过

结合 腹泻、便血、突发腹痛病史、肠镜及病检,诊断考虑缺血性结肠炎可能 ,给予扩血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入院后未再腹泻、便血,治疗一周,好转出院。

认识缺血性结肠炎流行病学

缺血性结肠炎流行病学

滑动查看

缺血性肠病包括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和缺血 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IC是最常见的一类,常由供应结肠的小血管非闭塞性损伤引起的缺血性损伤。

Boley等[1]于1963年首次描述IC,认为是由结肠的可逆性血管阻塞所致。1966年Marston等[2]在临床上将其分为一过型、狭窄型和坏疽型。国外系统回顾性研究显示,IC年发病率为(4.5~44.0)/100000[3]。

典型的IC好发于老年人(非绝对),成年人在40 岁之前发病率低,但65岁之后的年发病率为119/100000,并且随年龄增长,人群中的发病率增加,女性易患[3]。

IC病因包括: (1)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2)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3)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⑷肠系膜血管非闭塞性缺血。

诱因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腹腔感染、各种原因所致休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栓形成、机械性肠梗阻、血液系统疾病、医源性(心脏及大血管手术、腹腔肠段手术、放化疗、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等)和药物性因素等。

IC的病变分布呈节段性,与结直肠血管解剖和血流灌流特点相关。结肠血供由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直肠上动脉3支血管提供。位于两支不同血管的交汇处是缺血的好发部位,包括结肠脾曲(Griffiths'点)和乙状结肠(Sudeck's点),这两个区域侧支循环有限,故左半结肠是IC最易累及的部位[4]。

IC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便血,常常是突发的腹部绞痛,以脐周或左下腹多见,伴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且便血多在腹痛后24h内出现。其次是腹泻 [5]
,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穿孔、坏死、 腹膜炎、 感染性休克等。IC多呈一过型,病情变化较快,经对症治疗后,大多患者可在48~72h内好转,因此48~72h内结肠黏膜病变最为典型,当临床高度怀疑IC 时,应尽可能在发病48h内行结肠镜检查并活检,以明确IC 诊断以及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等 [6]

IC诊断参照Williams等[7]制定的标准: (1) 突发性腹痛和(或)便血; (2) 结肠镜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特征性改变。

符合上述条件至少一项,并排除其他疾病,即可诊断为IC。

结肠镜下病变特点,根据文献标准[8]将IC分为三型:

(1)一过型:主要表现为黏膜不规则点、片状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及血管网消失,严重者可见溃疡,多呈纵行或不规则状,甚至环周型溃疡(类似肿瘤样改变,即假瘤征)。一般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与正常黏膜界限清晰。

(2)狭窄型:病变黏膜除有一过型病变表现外, 肠腔可见环形隆起或结节状改变,肠腔狭窄、僵直,结肠袋不明显或消失,肠壁黏膜粗糙或颗粒样增厚,溃疡往往较深,但黏膜未见明显坏死征象。

(3)坏疽型:多为肠系膜静脉或动脉栓塞造成,表现为青紫色黏膜结节、大片溃疡形成及斑片状出血,往往合并肠壁坏死或坏疽,通常需手术治疗。

IC组织病理学特征性改变是肠壁内微小血管闭塞、黏膜出血和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素样血栓和巨噬细胞内含铁血黄素沉着[9]。

合并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基 础疾病的老年人出现突发腹痛,结合以上结肠镜或病理,即可确诊。

治疗措施包括:急性期禁食、活血化瘀、扩血管、液体支持、必要时抗感染及基础疾病治疗等。

一过型IC症状轻微、病程短,治疗后可好转或自愈,复发率极低[10]。对高度肠腔狭窄、怀疑癌变和坏疽型IC的病例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综上,对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当出现腹痛、腹泻、便血时,应高度警惕IC可能[11];接受结肠镜检查以及PEG-IFN治疗、心脏或大血管手术、腹部外伤或手术、长期服用减肥药等以及不能解释的D-二聚体或 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突发腹痛、便血时等,应警惕IC的可能,及时行结肠镜和病理检查,以期早诊断、早治疗,获得最佳预后。

参考文献:

[1]Boley SJ,Schwartz S,Lash J,et aL Reversible vascular occlusion of the colon.Surg Gynecol Obstet,1963,116:53—60.
[2]Marston A,Pheils MT,Thomas ML,et a1.Ischaemic colitis.Gut,1966,7:1-15.
[3]HIGGINS P D,DAVIS K J,LAINE L.Systematic review:the epidemiology of ischaemic colitis[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4,19(7):729-738.DOI:10.1111/j.1365-2036.2004.01903.x.
[4]林琳,吴静,缺血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和结肠镜特点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8,21(8)981-984
[5]孙金山, 杨玉洁, 聂占国,缺血性结肠炎88 例内镜及临床特征,新疆医学,2017,47(10),1094-1097
[6]Doulberis M, Panagopoulos P, Scherz S, et al. Update on ischemic colitis: from etiopathology to treatment including patients of intensive care unit.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16;51(8):893-902.
[7]Williams LF Jr,Wittenberg J. Ischemic colitis:an useful clinical diagnosis,but is it ischemic?[ J]. Ann Surg,1975,182(4):439-448.
[8]Yamanouchi S, Ogawa S, Kusunoki R, et al. Seasonal variation in occurrence of
ischemic colitis: a retrospective study.[J] Int Med Res. 2017;45(1):340-35
[9]Scharff J R,Longo WE,Vartanian SM,et al. Ischemic colitis:spectrum of disease and outcome . Surgery, 2003,134(4):624-630
[10]CosmeA ,Montor M , Santolaria S,et al. Prognosis and follow-up of 135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olitis over a five- year perio[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44):8042-8046.
[11]孙金山, 苏雪梅, 雷婷。缺血性结肠炎 75 例临床特征分析 ,胃肠病学,2015,20(9),477-480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 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