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9月,粟裕在青岛刚刚开完会,就接到了来自北京的通知,说是让粟裕赶紧回北京,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在接到通知后,粟裕就赶紧将行李收拾好,立刻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到达北京后,粟裕才知道中央所说的急事是什么,原来是让他担任总长一职。
在知道这个消息后,粟裕则将自己的的顾虑告诉了毛主席,因为自己在部队里的资历比较浅,再加上身体不好,恐怕会耽误国家大事儿,所以他就想要推辞。毛主席听了粟裕的话后,就安慰他说,虽然你在党内资历不高,却也不是最低的,而且你的能力也是众人都知道的,相信你在这个岗位上也会做的非常不错,另外中央也会给你派几个助手,辅助你的工作。
听毛主席都这么说了,粟裕也就不好再推脱什么了。10月31日,粟裕就正式成为了总长,而组织给他竟然配了11个助手,这个阵容是相当强大的,不过这11位副总长却有一半的人无法到任,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说建国后,第一位担任总长的就是徐向前,他虽然身体不好却也被毛主席委以重任,不过却没有上一天的班,而总长的工作都是由聂荣臻负责的,粟裕由于身体不好一直在休养,当时他也是副总长,只不过组织根据工作得需要,就让他来担任总长,这也是对他能力的认可。而给粟裕配备的11个助手,也都是相当出色的,可以说粟裕有点众星捧月的意味了,不过这11位副总长来上班的就只有四位,剩下七位却不能到任,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能够上任的就是李克农,张爱萍,张宗逊还有陈赓,虽然这四个人来上班了,可是他们身上还兼任着其他职务。就说李克农,他可是被称为特工之王的,在革命时期李克农的工作相当重要,不仅与敌人的特高课对抗,还与国民党的中统以及特务头子们交手。
所以在建国后,李克农就负责中央军委情报局的工作,继续从事情报收集工作,而抗美援朝的胜利,就有李克农的功劳。不过当时的情报部门系统还不够完善,虽然李克农来总参部工作,可是他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了情报部门。
张宗逊在建国后担任军委军校部的部长,主要负责军事人才的培养工作,这对于我国部队建设可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就算张宗逊来总参部了,但他工作得重心依旧在军校部门。陈赓在部队里绝对是大忙人一个,因为他负责的任务更多。
建国后,他先是去了越南指导越军作战,在越南的事情解决后,他又去了朝鲜,1952年7月他被中央叫回国,毛主席给他新的任务,就是让他筹办军校。所以在陈赓去总参部工作之前,他基本上没有闲下来的时间,每天都是超负荷在工作。但陈赓是个乐于助人的人,所以只要总参部需要他,他也会义不容辞的去提供帮助,所以他才是在总参部工作最长的副总长。
张爱萍在建国后担任海军的负责人,这可是中央给予的重任,而张爱萍也没有辜负中央的期望,将海军建设的有模有样,并且他还参与了解放大列陈岛的战斗。虽然张爱萍的工作也挺多的,不过他在总参部也是露面次数比较多的副总长。
至于另外的七个副总长,他们都没有在北京,就说邓华,杨成武,彭绍辉,身上兼任的职务太多了,而且都负责大军区的建设工作,这是真的抽不开身。韩先楚当时是在南京军校学习,没有学成是无法投入到工作中,许世友负责的是东部沿海的防务任务,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也不能有任何分心,王震虽然职务不多,可是他却负责铁道兵的建设,同样不能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