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最为火爆的消息莫过于印巴冲突,据巴基斯坦方面称,歼10CE使用霹雳15E击落了印度6架飞机,其中3架为法国生产的阵风战斗机。
据报道,2016年印度花88亿美元买了36架阵风,单价2.4亿多美元。
2025年新合同26架报价73亿美元,单价涨到2.7亿美元。
而巴基斯坦从中国买的歼10CE单价仅仅7500万美元。
一方面,歼10CE作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战斗机,按照现在军迷的分类,属于四代半,使用了大量的五代机的“下放”技术;
另一方面,印度输在了体系作战,巴基斯坦通过战斗机之间、战斗机和预警机之间、空空导弹导弹和防空导弹之间的数据链,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强大的体系摧毁了阵风。
阵风无法接入体系作战很正常,法国人都没有玩明白。事实上,世界上能够进行体系作战的国家,只有中美两国。
经此一役,A股相关企业除了股价飙升外,未来的业绩也让投资者充满了期待。
毕竟,胜利是最好的买家秀。
一、成飞集成的拉胯业绩
尽管成飞集成的股价应声而涨,但事实上现在的歼10CE的厂家已经发生了变化。2024年珠海航展上,歼10CE的厂家编号已经更换为贵飞。
不过,成飞集成作为配套厂家,依然会为歼10CE提供相应的配件产能。
数据来源:iFind
然而,在2024年公司交了一份近年来最差的成绩单。
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营收23.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76%;净利润亏损0.75亿元,和上年相比由盈转亏。
更让人担忧的是,公司的净利润近年来直线下滑,一路滑到亏损。
具体来说,公司主要有三个方面造成了业绩的下降。
一是航空零部件业务毛利贡献减少,据公司年报,重要客户在本报告期内释放需求延迟,导致可投入生产的订单量大幅减少。
二是行业竞争加剧使得订单价格下降。航空零部件业务成本以固定成本为主,因订单不足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推高了产品成本,导致本期毛利率由正转负,下降较多。
三是工装模具业务毛利贡献下降。汽车零部件业务客户降价降本,导致其毛利率有所下降。
受汽车模具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模具价格下降,同时客户在产品精度、交付服务上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在制周期延长,制造及交付成本增高。
除此之外,因为汇率影响的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增加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会造汽车配件的飞机生产商
一个匪夷所思的事实是,成飞集成作为中航集团旗下的一员,它的核心业务并非生产飞机配件,而是生产汽车配件。
数据来源:iFind
2024年年报显示,成飞集成96.91%的营收来自于“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这部分业务的第一大客户是奇瑞汽车,贡献了超 50% 的营收。
对大客户的过度依赖已经明显影响了公司业绩,由于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这部分业务的毛利率仅 10% 左右。若客户需求波动或供应链转移,将直接影响业绩稳定性。
近年来,公司子公司集成吉文的 HFQ 热冲压成形技术已实现路特斯、国轩高科电池盒壳体等项目量产,在此基础上开拓了零跑客户,预计年中批量投产,对公司的业绩有正向推动作用。该技术是典型的“军转民”应用。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业务和航空零部件业务。
其中,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从事汽车模具的设计、研制和制造。公司具备汽车整车模具开发与匹配协调能力,采用全参数三维设计、全数字化制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生产汽车车身零部件,包括冲压件和焊接总成件。
航空零部件业务主要包括承接的航空零部件数控加工和航空部件装配。公司承继并应用中航工业先进、成熟的航空制造技术,具备成熟的航空部件装配能力,与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可靠的业务合作关系。
航空零部件业务方面,结合公开报道,公司主要给歼20和无人机提供配件。据推测,2025 年军品订单预计增长 20%-30%,公司的航空零部件业务会有长足的进步和提升。
三、扭亏为盈一季报
好消息是,刚刚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扭亏为盈了。
一季度营收5亿元,净利润48万元。虽然微乎其微,但似乎是一个好的迹象,继续坚持下去,是否能迎来全年盈利呢?
答案是:很悬。
因为公司的盈利并非因为经营改善,而是因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所谓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是用来核算公司持有的股权市值变动的结果。受益于公司持有的中创新航股价上涨,给一季报带来了盈利。
如果公司不能大幅改善毛利情况,2025年的业绩还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四、不得不正视的风险
一是客户过于单一。无论是汽车配件业务还是航空零部件业务,公司的大客户都非常单一,风险较大。
二是现金流压力较大。一季报显示,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主要原因是支付职工薪酬、税费及保证金大幅增加。如果不能及时回款,公司很可能面临流动性压力。
三是业绩压力。据称埃及、沙特等国家纷纷和成飞集团进行洽谈歼10CE的采购业务,但从成飞集成的营收构成来看,公司的配套产品带来的销售额非常有限。这也意味着,公司的业绩即便是有所增加,也会非常有限,很可能难以支撑起现在狂热的市场带来的超额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