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要彻底发力文旅了!
近日,广州国际冲浪运动天地项目的设计服务由广建设计公司正式承接,并公布了部分效果图。
这标志着大湾区首个“冲浪 +”城市综合体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这是一座占地 1140 亩、总投资 127 亿元的“超级文旅地标”。其选址于花都中轴线核心区域,隔壁就是融创文旅城。
文旅项目形成联动。未来去花都旅游,可以实现早上去滑雪,下午去冲浪,这种体验非常新奇。
据悉,广州国际冲浪运动天地将以人工冲浪湖为引擎,突破传统海洋运动的地域限制,为大众带来全季节性的冲浪体验。
并将冲浪运动与城市生活相融合,打造出集“运动+商业+居住+生态”四位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基本就是复刻了融创文旅城的打法,靠游玩项目吸引人流,用商业留住人流,再建住宅赚利润。
所以项目的商业规划体量也不小,12.5 万平方米的商业区域将引入冲浪装备旗舰店、主题餐饮以及夜经济业态等多种元素,不仅可以满足前来游玩消费者的需求,也能满足年轻家庭、潮流人群的需求。
可能有些人觉得冲浪是小众运动,其实在国内冲浪运动的发展势头还是很猛的。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冲浪消费人群已经突破 50 万,且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广东、海南、福建等沿海省份。
现在夏天玩水,广州基本只能选长隆水上乐园,一些喜欢冲浪的只能选择海岛城市去旅游。
等广州国际冲浪运动天地项目建设完成后,会大大填补广州在高端水上运动领域的空白。
据预测,项目投入运营后,每年将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直接带动周边酒店、餐饮、零售等产业的消费增长。
关键是这个项目的优势在于,它不是从0做起,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选址在融创文旅城隔壁,两个文旅项目能联动,在吸引游客方面形成1+1>2的效果。
融创文旅城已拥有雪世界、水世界、主题乐园等八大业态,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
冲浪综合体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冰雪+水上+陆上”的全域运动体验,形成“四季皆可玩”的文旅矩阵。
当然,说花都彻底发力文旅,光融创乐园+冲浪天地可不够。
花都前段时间还官宣将打造以国际汽联一级赛道为核心的世界级汽车运动中心,涵盖赛事、文化、研发等多功能板块。
要知道,一场F1赛事的成功举办,对区域乃至城市带来的经济效应,都堪称巨大。
2019年上海市举办12项重大体育赛事,共带来30.9亿元的直接消费。
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超过102亿元,为政府带来的税收收入累计达7.56亿元。
而花都的赛车场如果能顺利落地,也是具备了举办F1比赛资格的。这块蛋糕,还是很大的。
花都也将从“汽车制造之城”跃升为“全球赛车文化地标”,带动旅游、消费与城市国际影响力三重爆发。
文旅产业的爆发离不开“流量入口”,恰好花都手握两张交通王牌——白云国际机场与新白广城际铁路。
其中新白广城际串联白云机场、广州北站与新塘,其中白云机场至深圳宝安机场40分钟直达,实现“广深1小时生活圈”。
这条线路虽然一直被叫“鸽王”,但预计今年年底开通运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新白广城际线路图(以最终线路图为准)
而白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全国第一,花都完全可以通过航旅融合,推出“玩转湾区北”线路,将机场中转旅客转化为在地游客。
依托铁路+空运,无论是广州的游客,还是大湾区游客以及全国各地的游客,可以快速抵达各大文旅项目。
在花都,你想滑雪、冲浪或者看赛车,可以实现一站式体验。
交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让花都从“过境地”变为“目的地”。
正如当地负责人所言:“来广州的第一站,应是花都;离开前的最后一站,仍是花都”。
对于花都的“逆袭”,不少花都人表示很欣慰。白云机场建了这么多年,花都与白云都各占一点,但花都完全没有把这个流量枢纽利用好。
现在终于发力文旅,再凭借机场、城际的流量,将区位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了。
当然,更多的是感慨,花都终于走出自己的路,跟广州其他远郊区域相比,也有了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不是网友直接开始秀:增城拿什么比。难道搞个荔枝拍卖园吗?
还有网友着急地问,那从化呢?毕竟从化环境好,山清水秀的,发展旅游业也有优势。
只能说,花都的确在“文旅+体育”的赛道上跑出了独属自己的加速度。
冲浪、滑雪、搞赛车!或许未来大家提到花都,不再是广州的“远郊区域”,而是广州的第一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