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胁迫,胁迫,还是胁迫——这是美方对贸易伙伴无差别使出的所谓谈判招数。这些天,美方开启所谓“对等关税”谈判,试图迫使贸易伙伴低头屈服。在率先举行的美日经贸磋商中,美方要求日方在汇率问题上让步、增加防卫经费等。一切以美方利益为中心的算计暴露无遗。不只如此,美国政府还准备在关税谈判中向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它们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关税豁免。这样,如同逼迫他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妄想把强权政治、阵营对抗那一套复制到经贸领域中。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任伊始,凭借着他那句“美国优先”的口号,迅速推进了一系列旨在改变美国经济格局的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从最初的高喊“贸易战”,到如今频频示弱,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国内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大,外部压力也不断增加,原本打算借关税威慑全球经济大国的美国,似乎已经被自己逼入了困境。尤其是特朗普在与中国的贸易战中逐步失去优势,且国内形势也日益严峻,连自己党内的部分议员都开始公开反对他的政策。
通过一次次的反复试探,特朗普现在也算是摸清了中国的态度:中国不会对美国妥协,至于战争,中国也不想主动打。搞清楚这一点后,特朗普这两天又再次发声了,他表示:“在某个特定的时候,会对中国降关税。”可叹,事情都到这一步了,特朗普还认为这种话能让中国看到所谓的“希望”,能诱使中国去主动找他。而令特朗普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如此表态之后不过48小时,他就发现:其后路被中国断了。
特朗普(资料图)
据新华社报道,第2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4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马来西亚财政部第二部长阿米尔·哈姆扎·阿齐赞、马来西亚中央银行行长阿卜杜勒·拉希德·加富尔作为联合主席主持会议。蓝佛安表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10+3区域经济展现较强韧性、拥有较大增长空间,但也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
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说,“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将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负,导致经济分裂”,并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表示警惕。会议联合声明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表示将力争“保持灵活性以应对保护主义抬头和不稳定的全球金融形势等挑战,同时增强长期性复苏能力”。联合声明还重申,将维持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系。
白宫(资料图)
美国媒体曾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迫使亚洲供应链“去美国化”。如今看来,这一警告并非虚言。特朗普政府低估了亚洲国家的反击意志,尤其是低估了我国的反击意志。我国前不久喊出的“不跪”,是在给其他国家提供坚持反抗的信心。日本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方,我国则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海外持有方,完全有能力在金融角度反制美国。当中国等亚洲国家更多采用本币结算体系,加快构建区域供应链联盟,美元霸权的黄昏或许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既不怕斗,也不惧谈。只要美方真有诚意,中方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如果美方仍旧一边谈一边打,那这场贸易战,中国也一样奉陪到底。特朗普的这番“自我否定”,看上去像是低头,实则依旧是套路。他只不过是把“极限施压”换了个包装,仍想以退为进,换取中方让步。这一次,中国不会上当。中国早就不是2018年的中国了。经历了数轮博弈,中方已经建立起更强的供应链韧性、市场多元化能力和科技自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