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海网报道,因应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对等关税,赖清德日前提出所谓零关税、扩大采购美国产品、增加对美投资、承诺消除非关税贸易障碍等四个因应策略。新台币近日连续大涨,被质疑与台美贸易谈判有关。

台湾清华大学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不同地区的贸易谈判,原则上都是采“包裹”进行,若有一项双方无法达成合意,就不会有结论,例如正在进行的日美关税谈判,日方至今口风很紧;反观民进党当局,采取一边谈一遍让的谈判策略,看起来美方想要什么,他们就跟进。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压力,正在促使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参加一项价值440亿美元的阿拉斯加大型天然气计划,以便达成贸易协议和避开高额关税。特朗普称该计划为“国家优先事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本月早些时候曾说,这个液化天然气(LNG)计划将在与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贸易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台湾地区中油公司已在今年3月签署意向书,将向美国每年购买600万吨天然气。




台湾地区(资料图)

不久前,台湾《中国时报》刊登社论,评析特朗普回归,台湾应如何调适以趋吉避凶。文章罗列了特朗普对台湾地区的“不屑”与“不满”。他先说台湾“远在天边不好防卫”,拒绝承诺“协防台湾”;再说“台湾应提高防务预算至GDP的10%”,要向美国多交“保护费”;又指责台湾“偷走”美国芯片生意。在他眼中,台湾是一个给美国添麻烦的烫手山芋,同时又是一头肥羊,可以在军费、关税乃至制造业上榨出油水。说白了,在特朗普眼中,台湾只不过是“可割可弃”的筹码。

美国一智库民调显示,台湾民众认为美国不可信的比例上升。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对此表示,事实摆在面前,台湾民众当然看得越来越清楚。如果任由美国予取予求,当台湾的价值被榨干时,结局必然是从“棋子”变成“弃子”。为何越来越多台湾民众不相信美国?朱凤莲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台湾民众看清了美国奉行的永远是“美国优先”,美国人关心的只有“美国利益”。在美国人眼中,台湾真正的价值就是“肥肉”“提款机”和遏制大陆的工具。




台湾地区(资料图)

美国《外交政策》季刊网站5月1日刊登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两位资深研究员奇维斯和沃特海姆的文章,题为《特朗普应该约束台湾》。文章呼吁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赖清德近期的言行采取更具约束力的立场,以降低台海紧张情势,并避免美国卷入潜在冲突。

对此,旅美教授翁履中4日表示,若台湾地区误判美国的战略底线,恐将在未来的美中谈判中沦为筹码。翁履中4日在脸书上写道,两位国际战略圈有深厚声望的学者近期以冷静且犀利的观察提醒美国政界。

翁履中指出,这样的观点在当前台湾政治氛围中往往难以被公开讨论,若非由外籍学者提出,恐将遭到“标签化”处理。然而在美国政策圈内,这类说法却逐渐成为理性主流,反映出台湾岛内与国际社会对同一情势的认知落差。

与马英九时期乃至蔡英文时期相比,目前台湾当局在外事决策上高度集中,却缺乏对美国政情与国际局势的掌握,引发外界对台湾方面处理危机能力的质疑。




台湾地区(资料图)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创院院长徐博东说,无论赖清德当局如何卑躬屈膝以博取外部势力欢心,其挟洋自重“拒统谋独”的图谋永远不会得逞;无论其“绿色恐怖”手段多么极端,也吓不倒、压不住台湾同胞要和平、要交流、要民生的强烈愿望;无论其耍什么花样,也阻挡不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

与会人士认为,大陆综合实力日益强大、遏制“台独”的方式和手段更加丰富,民进党当局在多重焦虑下上蹿下跳,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历史走势,祖国必然统一的大势越来越清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