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对于广大的网友而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但对待退休金的态度,网友们又分为两个派别:

一,支持目前退休金制度,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退休金大概率会比很多“996”辛苦工作的网友要高。

二,反对目前退休金制度,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父母每月能领到的退休金,很可能是上涨幅度高达19.4%的123元。

一句话,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问题,其核心就是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不肯放弃到手的好处。而一部分没有获得好处的,通常是历史上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

少子化、老龄化、勉强达到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门槛,这三大因素叠加,形成了罕见的未富先老、未富不生现象。

在这个现象之下,一个值得探讨的疑问出现了:在社会养老的本质是当下的年轻人养当下的老人这个大前提下,如果有足够多的老年人,但没有多少年轻人,如何保证我们老年后能领取到足额的养老金。

当然,有一部分网友并不认可这个观点,他们相信:养老金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系统,未来有多少年轻人并不影响未来养老金的足额发放。

未来是一个充满无数不确定因素的结果,没有任何人能确定这个足额发放的结果能够100%实现。时间是唯一的答案。

以老龄化程度极高,同时富裕程度也不错的上海为例,财政系统中需要支付的养老金,上涨了多少?这可以提供一个参考。



2010年,全上海养老保险支出金额为783亿元,2023年上升到3463亿元,14年来增长了442%。

我们以全国GDP为核算基准,2010年全国GDP为41.9万亿元,2023年上升到129.4万亿元,增长308%。

所以,扣除价值增长的部分,养老金实际上并没有增长多少,看起来似乎没有担心养老金的必要。

再看上海养老金支出占全的比重,2010年占到全国支出的7.4%,2023年下降到全国的5.4%。

这可能与其他地方对养老金的需求急剧增加有关(即有更多其他区域的老人,开始领取退休金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