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嘴边的肉不吃,蒙古国要错过“一个亿”?

据俄媒报道,“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取得了进展,不过与蒙古国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可能直通中国,要真走这条线路,蒙古国估计要哭晕在厕所。

日前俄能源部长齐维列夫透露,通过“积极谈判”,中俄各公司正在拟定合同条款,也就是说,距离双方签署正式合同越来越近了。

按照这个谈判速度,蒙古国可能真被排除在了项目外。





作为中俄能源合作的王牌项目,“西伯利亚力量-2”立项有些年头了,但这些年,项目一直进展不太顺利,至于原因,一方面是中俄在天然气价格上存在异议,没有完全谈拢;另一方面,是线路方案没有敲定。

规划中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俄罗斯直通中国,还有一条则是途径蒙古国再到中国,两条线路各有优缺点。

前者的优点是不过境第三方,谈判相对容易一些,缺点是线路比较长,输气成本要高;

而后者的优点是输气距离短,比直通中国要少1000公里,缺点是过境第三方,中俄谈判还要考虑蒙古国诉求,蒙古国还要收取过境费。



不过综合考量的话,过境蒙古国这条线路更优一些,毕竟能节省1000公里的管道。

可也正是如此,蒙古国想拿捏中俄,收取更多的过境费,中俄当然不会轻易答应。

除成本方面的影响,政治因素对这一项目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境外势力的干扰下,蒙古国反复无常,致使项目落不了地。

今年以来,中俄加快了谈判进度,双方不止一次向蒙古国暗示:如果还想和中俄拉扯,那么中俄可能彻底放弃过境蒙古国的方案,选择直通中国这一方案。

中俄的暗示够清楚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也摆在了蒙古国的台面上,可即便如此,蒙古国似乎还想和中俄博弈下去。



从俄方这次放出项目取得进展的这一消息看,中俄可能很快就要敲定最终方案,中国不想拖了,俄罗斯也等不了了。

尤其是俄罗斯这边,要比中国更急着让“西伯利亚力量-2”贯通输气。

俄乌冲突前,在中国这个大买家外,俄天然气还有欧盟这个超级VIP客户,但俄乌冲突后,欧盟进口的俄天然气暴跌,战前俄气占欧盟天然气需求量的近4成,现在只有19%。

据悉,下个月欧盟将讨论执行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计划赶在今年底,全面禁止与俄气的交易,到2027年不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面对欧盟“去俄气”的现实,俄罗斯要加紧寻找替代方案,让“西伯利亚力量-2”早一点建成通气,无疑是最好的方案。



这一项目投入商用后,俄罗斯每年能向中国新增出口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基本能堵住欧盟不再进口俄气的大窟窿。

对蒙古国来说,现在真不是当大拿和中俄谈条件的时候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不是年年有,这次张嘴不吃可就没这机会了。

更何况同意“西伯利亚力量-2”过境,蒙古国还能拉近与中俄的关系,靠上这两棵大树,有吃不完的红利,蒙古国是该拿主意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