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蒙蒙,草木欣荣。5月8日至9日,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活动在浙江大学举行。来自司法实务界的浙大校友和师生共聚一堂,聆听来自上海法院实务专家们的精彩授课。
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活动现场
5月8日下午,系列巡讲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正式启动。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出席活动并致辞。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院长、教授胡铭主持启动活动。
作为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实务专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王宇展,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潘云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周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唐震出席活动。
王理秋与周江洪共同启动“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浙江大学巡讲”活动
现场,王理秋与周江洪共同启动“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浙江大学巡讲”活动,共同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打造更具规模、更优品牌、更大效应的院校合作新模式。
浙江大学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卓越的学术实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始终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学院宗旨,坚持“专业典范,社会公义”的教育理想,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有梦想、有情怀、有担当的法治人才。上海法院与浙江大学共合作举办了2期上海法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卓越青年训练营,聘任了浙大17名教授为上海法院特聘教授,在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挂牌了“张伟君教授工作站”。本次巡讲为双方携手培育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开启了新篇章。
宣传展板
启动活动后,4位实务专家结合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和审判实践经验,为师生们带来精彩纷呈的审判实务授课。
王宇展
《刑事审判“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
王宇展现场授课
此次浙江大学系列巡讲活动,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王宇展领衔首讲。作为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实务专家,王宇展具有丰富的刑事审判工作经验。他结合审判实践,列举了许多有社会影响力的典型案件,生动阐释了刑事审判“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深刻内涵以及在刑事审判中的作用和实现路径。本场讲座由胡铭主持。
“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是衡量司法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新时代赋予刑事审判的一个重大使命。”讲座中,王宇展紧密围绕相关政策法规,并深度结合自身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对“三个效果”的丰富内涵、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刑事审判领域推动“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必要性,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阐释。“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司法与社会公平结合,维护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特色法治事业前进。”王宇展结合典型案例,从坚守法律底线、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兼顾“情理法”、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做好刑事审判“后半篇文章”等五个关键维度,详细介绍了推动刑事审判“三个效果”有机统一的具体实现路径。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副教授林劲松进行与谈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中,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林劲松表示,王宇展副院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详实的案例清晰阐释了刑事审判“三个效果”的内涵、关系及统一路径,尤其在“如何实现统一”的实践层面,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司法平衡的关键要点。从审判实践看,实现“三个效果”的统一,一方面法官要合理行使裁量权,基于专业理性作出裁量。另一方面,人民法院既要通过判决书说理、依法通报案件等方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也要坚守司法公开的法定边界。
潘云波
《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上海法院民商事司法改革实践与探索》
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
潘云波现场授课
第二讲的主讲人是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上海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潘云波。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潘云波长期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他对近年来上海法院对标世界银行评估体系进行的一系列民商事司法改革,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探索实践进行了介绍。本场讲座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副教授周淳主持。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2018年开始,北京、上海作为中国样本城市,参与到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项目。潘云波从完善制度监管框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审判质效和纠纷解决便利度三方面,介绍了上海法院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司法改革的实践探索,并通过典型案例加政策解读的方式阐释了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的主要变化,以及上海司法所面临的挑战。近年来,上海法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例如“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球城市第一,“执行合同”指标位列全国第三。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民商法研究所执行所长、副教授
周淳进行与谈
周淳在与谈环节中指出,潘云波专委作为上海破产法庭成立的筹备者和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探索者,其授课内容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司法改革的紧密联系。我们要在世界银行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本土化的营商环境体系,提升中国司法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进我国营商环境的整体提升。
周峰
《审查要点与规则传导——“二手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判断》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
周峰现场授课
第三讲的主讲人是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周峰。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周峰多年来深耕民商法尤其是房地产审判领域。讲座现场,他从合同的主体和合同的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分享了二手房买卖纠纷中合同审查的关键要点。本场讲座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党委委员、教授陆青主持。
“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是进行二手房买卖交易的重要环节,二手房买卖合同也是房屋交易产权过户的一个重要凭证。”在审判实践中,当二手房买卖双方发生纠纷时,合同是关键的证据。讲座中,周峰结合审判实际和典型案例,解析了当前二手房买卖合同纠纷中常见的争议问题,“签约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审查有哪些注意要点?二手房买卖合同能否实际履行以什么为判断依据?”周峰结合司法实务中的前沿问题,详细阐释了阴阳合同的效力认定、“一房二卖”的处理原则、借名买房的常见情景等社会热点的审查思路。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党委委员、教授陆青进行与谈
与谈环节中,陆青指出,周峰专委透过二手房买卖合同这一问题,系统梳理了合同法中包括无权处分、区分原则、虚假行为、名实不符等多种情景。通过讲解审判实践当中发现的现实问题,丰富了我们对规则本身的理解,展开了更多体系性的思考。当前《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是合同法领域研究的重点。希望同学们多积累实践经验,关注法律实务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
唐震
《商业秘密侵权诉讼案件审查要点》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
唐震现场授课
第四讲的主讲人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唐震。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唐震长期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他从商业秘密侵权诉讼的权利基础、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商业秘密侵权损害的民事责任、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审理难点四个方面解析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的审查要点。本场讲座由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张伟君主持。
讲座中唐震以典型案例切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什么是商业秘密、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商业秘密侵害以及如果构成侵权民事责任如何承担等实务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对商业秘密保护法律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同时指出在审判实践中面临着商业秘密侵权案件存在所属领域相关人员的范围难以确定、公司商业秘密保护与雇员经验技术应用相冲突、合理许可费计算赔偿金额难度大等问题。“为了应对上海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的战略规划,推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唐震鼓励同学们加强专业学习,关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前沿问题,成为一名复合型知产人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教授张伟君主持讲座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助理教授魏立舟进行与谈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
与谈环节中,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助理教授魏立舟表示,在大数据时代,商业秘密领域的热度越来越高,唐震庭长的讲座涵盖法条、案例和理论,对法学院日常教学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希望同学们在论文选题和写作中要将具体问题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关注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结合领域,重视比较法的资源运用,不断拓宽国际视野。
对于青年法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以重点培养哪方面的核心能力?
对标世界银行评估体系,我国破产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空间?
在实务中,举证责任应该如何分配?为什么可以推定为有权代理?
讲座中的司法实务前沿问题和典型案例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讨论,大家纷纷在互动环节踊跃提问,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感。实务专家们结合审判实践对每个问题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解答。
听课现场
听听讲课现场的他们怎么说?
贾璎煜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4级法律(非法学)硕士
法治框架下个案正义与社会利益的平衡
王宇展副院长以故意杀人、抢劫等经典案例为引,深刻阐释了刑事审判中“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他指出,人民法院在严格依法裁判的同时,需兼顾修复社会关系、警示潜在犯罪的导向作用,并通过“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类案裁判传递法治价值。作为法科学生,我深刻体会到刑事审判绝非机械套用法条,而是法治框架下个案正义与社会利益的平衡。王法官的讲解启示青年法律人既要精研专业,更需培养洞察社情民意、彰显司法温度的能力。这场讲座为我的职业认知注入了“法、理、情”交融的思维格局,激励我在未来学习中践行专业与担当并重的成长路径。
丹增央宗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0级法学本科生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在此次主题讲座活动中,潘云波专委围绕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宏观的政策理论解读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性地向我们介绍了上海法院在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改革脉络以及上海法院在民商事司法领域的不断探索。潘云波专委的授课让我了解到了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也深刻认识到在改革探索过程中,要做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作为一名法学本科高年级的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要以“知行合一”为锚点,做到将法学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相结合起来,在扎实基础的同时,保持对前沿问题的好奇与敬畏,让法学学习真正成为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韩洋煜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3级法律(非法学)硕士
为理论学习走入实践探索提供了路径指引
周峰专委从“二手房”买卖合同的审查内容入手,对合同主体以及合同内容的审查做了详细的论述,用直观的案例、简单明了的语言、层次分明的逻辑,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等各类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介绍了实务中碰到的“二手房”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周峰专委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我们快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我们从理论学习走入实践探索提供了路径指引。
魏祚程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2024级法律(非法学)硕士
在实践中真正领悟法律的生命与真谛
唐震庭长的讲座深入浅出,使我对商业秘密侵权诉讼案件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收获颇丰。唐震庭长以当前版权治理案件的司法实践展开,从诉讼的权利基础、侵权的认定标准、侵权的民事责任以及案件的审理难点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商业秘密侵权诉讼案件的审理逻辑。在本次讲座中,我认识到从书本上习得的理论知识与处理司法实践问题的能力之间仍有一段鸿沟。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以后会在努力掌握法律理论知识的同时,逐渐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司法实践,在实践中真正领悟法律的生命与真谛。
来源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干培处
文字:范婷婷
摄影:王旻乾、金轶凡
责任编辑:胡明冬
编辑:左雨欣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